两江观察|300万+!重庆市场主体如何“激活”

22.03.2021  20:34

最近,重庆一项关于市场主体的数据引发关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0万大关,总量达到300.24万户,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市场主体的数量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重庆要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重庆市场主体为何逆势增长?培育市场主体新的增长点方面,重庆有何新举措?

▲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消费品工业累计引进企业197家。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持续增长

先来盘点重庆市场主体的“总账”。截至今年3月10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00.24万户,其中企业93.66万户,包括内资企业92.98万户,外资企业6800户;个体工商户202.8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77万户。

去年全市累计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50.53万户,同比增加9.36%,这意味着日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300户。其中,新设立内资企业15.24万户,外资企业780户,企业类市场主体累计同比增加8.78%;个体工商户34.95万户,累计同比增加9.81%;农民专业合作社2634户。

其中,中小企业的几个数据非常值得关注。前不久,重庆市经信委发布数据,去年全市新设立中小企业15.32万户,比上年还多增了1.2万户;全市新增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约46万人,占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近七成;全市中小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也都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

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加,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展现活力和韧性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重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助企”“暖企”政策实在、措施得力,市场主体给重庆的营商环境和未来发展投了“信任票”“信心票”。

▲璧山区近年来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建设,已成功孵化11家高新科技企业、在孵项目达40个。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如何做到

实践证明,市场主体的“活跃曲线”,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同步。

两江君分析发现,从去年疫情以来至今,市场主体变化数据与重庆经济社会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基本完全一致。重庆是怎么做到的?

加强统筹调度。重庆从战略高度意识到,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重庆提出,要把支持服务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扎实有效推进政策落地,下大气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持续推动各类企业发展壮大,全力以赴惠企、援企、稳企、安企,让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全力抓“六保”促“六稳”。市场主体是“青山”,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青山”才能始终郁郁葱葱,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一年来,重庆在“一企一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仅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例,重庆就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报告,重庆位居第五名。

近年来,重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营造一流的市场准入环境。比如,推行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和企业登记无纸全程电子化等改革,保市场主体发展、为市场主体解难。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营商环境得到各方认可和点赞。去年11月,重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一道,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重庆通过举办国际创投大会、“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全国双创活动周重庆市分会场活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就在山城·渝你未来”等重大活动,搭建人才创业平台,培养和引进创业人才,培育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肥田沃土”。

▲重庆高新区多举措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已建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32个。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新的起点

对一座城市,市场主体看的是什么?不仅看过去、看现在,它们更看重机遇和未来。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将给重庆带来更多的政策利好、市场利好、发展利好,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李敬表示,当前重庆数字经济风生水起,用于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政务服务的大数据智能化,其商用、民用、政用价值逐渐得到体现,发展潜力大。同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领域,将会催生和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更多财力用于支持市场主体发展。3月初,《2021年度重庆市市本级市场主体监管计划》发布,在推进协同监管、综合监管、依法监管、简约监管以及减轻基层负担、杜绝随意执法、减少对市场主体不必要的打扰等方面进行规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持续优化开办企业工作,推进商标审签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当然,从每千人的市场主体数这一反映市场活跃度高低的重要指标来看,重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重庆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时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既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重庆政策优、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将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高地。市场主体达到300万+,是一个新的起点,要以建设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原标题:300万+!重庆市场主体如何“激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