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北碚黄葛的文化人:复旦教授剪影
复旦的教师等级分教授、讲师、助教几类,唯一特别点的是马寅初,1937年时是特级讲师。
复旦大学兼容包收,只要有学问都可以到复旦任教。
复旦大学部分教师
复旦的教授有专职,就住在黄葛或者北碚,也有兼职,坐船坐车上来,教完课就走。
复旦有很多短期聘任的教授,聘期一学年,甚至一学期。也有来时随复旦来,一直任教复旦,复旦走时,却没走,留在了后面的相辉学院。这其中有白季眉教授和张默生教授。
1942年秋,曹禺受聘复旦,在黄葛被乡民当成复旦讲师曹孚的哥哥,二人相差两岁,都还不到30岁,但曹禺其实姓万,叫万家宝。曹禺讲课时,要高抬腿,跨过一个个席地而坐的学生,才能走上讲台。
复旦某教授,有午睡习惯,特别不愿这时候被学生打扰请教,就制作一木牌,写着“午睡”两个大字。学生心生不满,就有人悄悄帮着让午字出了头,成了牛睡二字。
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室
1940年秋,陈望道回到复旦任教,便再没离开过复旦。他先教逻辑和修辞,后主持新闻系,任过复旦训导长、教务长。陈望道住在东阳,租了个小院,命名为潜庐,这里也成为进步学生聚集的地方。陈望道的一大贡献,就是把东阳的下坝,改为夏坝。这点石成金的技巧,让人叹服。像复旦其他好多教授一样,陈望道也从事过商务活动,就是摆摊。在年关将近时,在复员东迁前,坐船过河到北碚,在街口摆摊,卖自己好点的衣服,甚至藏书。
1944年复旦新闻馆奠基典礼合影
赵敏恒,复旦新闻系的兼职教授,曾任美联社、路透社记者。他可以根据关键人物的只言片语,推断出重大事件的发生,名噪一时。开罗会议,就是赵敏恒第一个作出判断,并通过路透社发布了消息。
复旦大学青春亭
顾颉刚到了北碚,也应聘于复旦兼职,每次拎个布口袋,坐嘉陵江上渡船,就到黄葛上课去了。
著名经济学家卫挺生,时任立法委员,住家北碚天生桥,也兼任复旦经济系主任,时常往返于嘉陵江两岸。
自称“我骂人也刻薄,但我不吃人,不害人”的硬骨头教授陈子展,长期任教于复旦。
萧红,鲁迅最赏识的青年作家之一,也短时受聘复旦讲师,和端木蕻良一起住在黄葛。方令孺,在青岛时的酒中八仙之一,把胡适吓得举起老婆发的“戒”字戒指告饶的女中豪杰,也在复旦兼任讲师,本职是设在北碚的国立编译馆编辑。
蒋碧薇,徐悲鸿夫人,在复旦任法文教授。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先后任教育部常务次长、宣传部长的张道藩也多来了几次复旦视导和讲演。
张道藩作为发起人之一于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由胡风主持着在黄葛成立了分会,复旦教授当然地成为主要成员,陈子展,伍蠡甫,胡风,萧红,方令孺都是积极分子。
胡风在北碚的全家福
也有些许笑料。比如复旦校董,时任驻苏大使邵力子,1942年底来复旦演讲,其中谈到中国学生营养问题,认为要保证学生营养,才能建设国家,结果台下学生哄堂大笑:基本的吃饱尚难保证,还谈什么营养?
复旦还有个少将讲师,陈昺德。他是商科学士,在复旦任体育讲师,也是摄影爱好者,参加过上海的两个摄影组织,擅长人体摄影。陈昺德曾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率复旦学生军上前线,所以授了军衔,少将。陈昺德积极靠拢CC系,成为了复旦三青团骨干,一时恶名昭彰。1945年7月,陈昺德打理了数年的渡船,在北碚管理局多次严令不得超载的情况下,因严重超载发生沉船事故,死亡19人,其中多是复旦学生。
原标题:北碚黄葛的文化人:复旦教授剪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