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探秘一生之城 "深绿城市"吸引外来户

21.05.2015  16:27

  “来了就是璧山人……花树留住我的情……”这是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写给璧山的歌——《来了就是璧山人》。

  5年前的璧山有50万人口,现在达73万,其中近11万外来人口已在这里安家落户,庄奴先生也成了璧山的荣誉市民。

  他们为何愿做璧山人?日前,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坦言,这得益于璧山在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结合实际推进的“一生之城”建设。

  吸引人

  治水患、建公园,老城功能减载、新城产城融合,从“浅绿”、“中绿”到“深绿”,璧山建起“深绿城市

  2012年,庄奴先生第一次到璧山。得知公园安置了人造鸟窝,他调侃说:“可不可以给我也造一个鸟窝?

  “不止为鸟造窝,璧山还要打造人的‘一生之城’。”吴道藩称,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一员,璧山承担着对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配套服务和功能分担,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辐射带动和承接人口转移的任务,必须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发展路子,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彰显地方特色和城市魅力,建设从人的出生到终老各个重要节点服务体系完备的“一生之城”。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房地产大亨、城市规划师罗伯特·E·西蒙在弗吉尼亚州建造了“一生之城”——Reston新城。他认为,低密、有氧、美丽,是“一生之城”的形态准则。

  审视璧山资源秉赋,打造“一生之城”该从何入手?

  过去,每到汛期,积水成灾;一遇旱季,又等雨解渴,全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市人均的1/3。“治水”,成为璧山建设“一生之城”的切入点——

  通过“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办法,推进包括璧南河在内72条河流的污染整治,并实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缓解了城市市政、消防、绿化用水。

  一边治理水污染,一边推进城市水生态的整体优化。近年来,璧山区实施了15万亩以河流和水库为重点的水系森林工程,建成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等多个生态公园,“一河三湖九湿地”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一生之城’既要能望山见水,又不能割裂历史,老城力求功能减载,新城推进产城融合。”区长章勇武介绍,为保护老城的历史文脉,璧山将机关事业单位搬到新城区,腾出的空间不盖“摩天大楼”,建起了35个市民休闲广场和城市公园、17个生态停车场,并推进危旧房整修;新城因老城区“行政办公、金融商贸、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功能的转入,为聚集人气、商气创造了条件,“目前,80多家单位迁到了新城,老城人口大量疏散。

  这种生态发展使璧山城从“浅绿”、“中绿”到“深绿”,已演变成一座绿色大公园。这里有大小公园20多座,各类植物2400余种,2000多个鸟窝引来成群鸟儿栖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人均公园绿地达23平方米,水网密度达1.8公里/平方公里……

  留下人

  更好的就医、更优的教育、更方便的出行、更舒心的养老……完善人生全链条高端服务体系,给人“”的感觉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几十载寻觅,93岁的庄奴终于找到了他梦中的“小城”——璧山,同时也真的在璧山有了个“”——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这家位于缙云山下的全市首家大型五星级综合性养老机构,坐拥150亩百家店水库、7万余平方米园林景观、3000张养老床位、1000张医疗床位,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于一体。在这里,庄老每天散步、写歌作词。他说,因为璧山的“一生之城”承载了人一生所有阶段,小而美,所以人们愿做璧山人。

  吴道藩说,“一生之城”不是一时的选择,而是一生的认定。璧山要建设“孩子出生、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教、就业、居住、看病、购物、娱乐、养老、殡葬”等一批精准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和家庭不同阶段、不断升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既要有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也要有完善的人生全链条高端服务体系留下人,给人以‘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璧山教育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全面接轨主城:新加坡伊顿国际学前教育基地将在年内建成投用、实现实验小学与巴蜀小学“牵手互助”合作、纵深推进璧山中学与重庆一中联盟办学、中英文双语教育蓝宝特幼儿园开园……

  医疗方面,区妇幼保健院已成为全市一流的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正在以“三甲”标准建设一座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绿色医院,并引进8家民营医院,建成263个村卫生室,力争让璧山人“大病不出城”、“小病不出村”。

  2014年,全市规模最大的生态奥特莱斯在璧山开业。总投资将达70亿元的生态型城市综合体“天安·绿岛”项目一期工程也将在今年内建成投用。

  与此同时,依托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璧山到明年,与主城的连接通道将增加到7条,未来或不超过20分钟就能抵达主城核心区域。

  更好的就医、更优的教育、更方便的出行、更舒心的养老,公园、公厕、停车场、WIFI等公共资源都免费开放。璧山“一生之城”的“人生链条”正持续延伸……

  稳住人

  依托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培植企业解决就业,实现人的安居乐业,“为居民建设一个终身居所

  穿过璧山隧道,便是璧山高新区。眼前是一片绿色——“厂在林中,林在厂中”。园区内,厂区道路30-50米地带全建起绿色长廊,按“20分钟步行半径”标准布局有园区学校、商业街、医院、保障性住房等生活服务设施。这种园林式工作环境完全颠覆了过去工业园区给人的钢筋水泥印象。

  “既要绿色环境,更要绿色经济。”章勇武说,璧山划定“生态红线”,率先制定“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关闭了500家左右的污染企业,工业产值丢掉了100亿元,但换来了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耗能的产业,“从‘面子’到‘里子’,绿色已固化为璧山的城市符号。

  关闭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璧山区抓住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渝经济区建设等机遇,特别是放大在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发展构架中,西出主城第一站的区位优势,明确发展定位,依托深绿型生态城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已有2000多个工业项目落户璧山,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国字号名片纷纷花落璧山。今年第一季度璧山工业产值达470亿元。

  “璧山拥有1258年的历史。如果曾经的古道驿站,只是让行人歇一脚,那么如今的‘一生之城’就要让人长久地留下来。”吴道藩告诉记者,这就要依托绿色环境,筑巢引凤发展绿色经济,培植企业解决就业,实现人的安居乐业,让璧山真正为居民建设一个终身居所。

  来了企业就能提供就业。在2010年,璧山还是劳动力净输出地。现在全区吸纳劳动力近43万人,其中一产5万余人,二产25万余人,三产12万余人,多数外地人变成了璧山人。记者 彭瑜 实习生 赵伟平

      选稿编辑:张应梅

      链接: http://cq.cqnews.net/cqqx/html/2015-05/21/content_34278623.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