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印发《关于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 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

19.10.2016  12:40

    近日,我市印发《关于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合理利用新增耕地,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四荒地”等措施,来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培育种养大户13.2万户,家庭农场1.45万家,农民合作社2.75万个,区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362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06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加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市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汇集了中央和国家部委相关文件精神,并就部分原则性政策规定作了细化,由此形成该《意见》。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集成的主要政策,关键在于支持五类用地、盘活七大资源。所谓支持五类用地,即支持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园区、林业、传统村落和民居等五类用地。盘活七大资源,即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分散建设用地、“四荒地”、新增耕地、林地、闲置农房等七大资源。

 

    明确五类设施用地

 

    《意见》规定,要切实保障生产设施用地,合理确定附属设施用地,进一步明确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其中,《意见》对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园区、林业、传统村落和民居等五类用地政策进行了逐一明确。

 

    ■支持设施农业用地

 

    农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农用地,实行“备案制”,不需办理转用审批手续,只报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于规模化种植业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

 

    规模化畜禽养殖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

 

    水产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

 

    粮食生产500亩以内的,配套设施用地控制在3亩以内;超过500亩的,配套设施用地不超过10亩

 

    鼓励利用非耕地建设农业设施

 

    ■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用地——

 

    1、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规模达到200亩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500亩以上的生态公益林,允许在符合村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在周边使用不超过5亩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2、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乡村旅游业。

 

    ■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用地——

 

    经批准建设的国家农业公园、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设施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采取计划指标、增减挂钩等予以保障。

 

    ■支持林业用地——

 

    森林经营者在保障林地、森林等资源环境不被破坏、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可按不超过经营面积的1%修建林业配套设施,最多不超过50亩。

 

    ■支持保护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用地——

 

    经市级名镇名村主管部门和市文物主管部门核实并挂牌予以保护的传统民居,需统一管理使用的,经主管部门确认,其所有权人可以按农村宅基地用地申报程序,在本区县(自治县)范围内另申请一处宅基地建设自用住房。

 

    盘活七大资源 深入挖掘农村用地潜力

 

    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用地问题,既要把现有资源规划利用好,又要千方百计拓展渠道。《意见》的亮点之一,就在于深入挖掘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潜力,通过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分散建设用地、“四荒地”、新增耕地、林地、闲置农房等七大资源,在增量上找出路。

 

    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利用——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引入社会资本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

 

    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利用——

 

    1、对主城及区县城周边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支持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予以利用;

 

    2、对偏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复垦为“地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规范的民主程序,协议有偿回收闲置的宅基地、非本集体经济组织因房屋继承占用的闲置宅基地以及闲置乡镇企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利用。

 

    零星、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利用——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数量不减少且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可对村庄内零星、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布局调整,集中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四荒地”等资源利用——

 

    1、支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对使用荒山、荒坡、荒滩、废弃矿山及石漠化土地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2、允许在不破坏耕作层的条件下,利用非耕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以及现状合法、已用于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配套设施用地,临时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服务。

 

    新增耕地利用——

 

    对于集中连片整治规模达到200亩以上,且整治后有新增耕地的,允许按增量的7%且不超过5亩的土地用于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林地资源利用——

 

    退耕还林任务优先安排贫困区县(自治县)和贫困户,大力发展经济林。

 

    农村闲置房屋利用——

 

    1、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开展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可按“房随地转”原则,实施租赁、流转、转包农村闲置房屋,其年限可与土地流转同步;

 

    2、鼓励社会资本以代建、租赁等模式与农户联合实施住房改造;

 

    3、开展扶贫民宿示范点建设;

 

    4、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回购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休闲养老、观光旅游,或用于改善贫困农户住房条件;

 

    5、鼓励农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条件发展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乡村旅游。

 

    坚守政策底线

 

    市政府明确要求,在实施《指导意见》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政策底线,坚守“三不能”和“五严禁”。

 

    “三不能”——

 

    1、不能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损害农民权益;

 

    3、不能以旅游开发为名破坏生态环境。

 

    “五严禁”——

 

    1、严禁以农业设施为名进行房地产开发;

 

    2、严禁在农地上建设或变相建设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别墅、私人会所等;

 

    3、严禁在承包、租用的农地、林地上建设小产权房;

 

    4、严禁在承包、租用的农地、林地上修建永久建筑物出租、出售;

 

    5、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