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妈妈和她的13个娃娃

28.09.2015  08:42

蔡世碧和她的孩子们。

最美家庭”蔡世碧一家。

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雍黎 报道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有着自己的担当。每年花一两万用在留守儿童身上,更是13位留守儿童的“妈妈”,她就是丰都县仁沙镇陶家坪村的蔡世碧。

儿媳孝顺公公感动

和众多的农村家庭一样,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蔡世碧和公婆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生活。

2012年春节,丈夫外出打工刚走不久,一天深夜,公公发高烧。蔡世碧背着一百多斤重的公公走了10多里山路,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一时间,既要照顾病重的公公,又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的学习,蔡世碧深感压力重大。她在老人面前总是面带微笑,安慰老人。老人见儿媳如此孝顺,经常以泪洗面。

真是儿好不如儿媳好。”提起这件事,老人总是这样说。

成13名留守儿童“妈妈

陶家坪村是个劳务大村,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由于缺少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变得叛逆、难以管教。蔡世碧决定主动承担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妻子的善举,在外打工的丈夫举手赞成,每年打工寄回的钱,都要花上一两万在留守儿童身上。

可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都照顾好村里所有的留守孩子。于是她向村“两委”提议,在全村范围内评选“爱心妈妈”,鼓励留守在家的妇女义务照顾留守儿童。这一建议得到了村支“两委”及群众的拥护。最终村里评选出思想好、文化素质较高、有爱心的10名“爱心妈妈”,并成立了“爱心妈妈”协会。

蔡世碧率先认领了13名留守儿童,成为了他们的爱心妈妈。在蔡世碧和爱心妈妈的帮助下,全村留守儿童都有了家。

相关>

自家安装呼唤器

方便空巢老人找她

她不仅照顾着公婆、前夫的母亲,还是三位空巢老人的“呼唤器”,老人随时都能找到她。她就是九龙坡区六十岁的志愿者娄安容。

2012年,娄安容所在社区为了更好地关爱那些空巢独居老人,向区妇联申请了一批“一对一”的“巾帼爱心呼唤器”,娄安容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第一时间跑到居委会,要求给她那个片区的几位空巢独居老人安上,并且要求把接收器那一端直接安在她家里。

老人们有什么事就直接呼她。即使这样她还是不放心,每天还得楼上楼下地来回奔波,看到老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她才放心去照顾她那三位80几岁的父母——前夫的母亲和自己的公婆。现在她都已经是60岁的人了,而且又患有十几年的糖尿病,老伴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她还是每天坚持做完自己该做的事。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