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高考 不一样的老师、少年和家长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高考时间推迟了一个月。不一样的高考,不一样的少年,但那颗为梦想奋斗的壮志雄心从未改变。学生、老师、家长,他们经过这次高考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7月8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孩子们长大了,懂得体谅老师、心疼人了”
7月7日上午,重庆渝高中学考点外,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班主任刘晓莉与同学们一一拥抱,并对每人送上一句祝福语,希望带给同学们勇气与信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备考、高考延期……今年的高考生可谓面临多重考验。”刘晓莉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纷繁复杂的信息在网上流传,让不少同学产生恐惧心理。得知学生们的担心后,刘晓莉专门安排了一堂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主题的时评文写作网课,以此提升学生对网上真真假假信息的明辨能力。
居家复习阶段,学生面对更多的诱惑,刘晓莉又特地给他们上了一堂以“如何自律?”为主题的网上班会课,教给学生自律的方法。
这堂网络班会课上,刘晓莉特意找出教过的高2011级学生陈彦竹的一篇作文。陈彦竹考入英国剑桥大学,她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真正的大家,是屏蔽掉背景的种种杂音,在时代和社会的切切私语中专注于事业的人。”
“看得出来那堂课学生们特别有感触,很多学生表示要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之中。”刘晓莉说。
谈起她的学生,刘晓莉充满自豪。“本届考生所遇到的困难是以往学生不曾有过的,但他们以坚韧的意志力披荆斩棘。”刘晓莉称,6月22日,班里一位女同学突然身体不适,开始腹泻并有发热迹象。按照学校管理规定,刘晓莉将发热学生立刻送往医院。这位女同学进行了CT和两次核酸检测,并在医院住院输液三天。
“身体稍有好转,她便回学校上课。虽然在医院住院输液对学习进度有一定影响,但返校后这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落下的功课全部赶上,并在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她强大的意志力令人感佩。”刘晓莉说。
“经过疫情,学生们不仅自己的心理更强大了,而且学会了互助友爱、体谅他人。”刘晓莉还回忆说,高考送考期间,刘晓莉忙着给学生发准考证,三位男同学张宸、鲍高平、蒋雨桀就帮着老师给同学们测体温, “孩子们是真的长大了,懂得体谅老师、心疼人了!”刘晓莉感动地说。
对于本届毕业生,刘晓莉寄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希望同学们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前行,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拓展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拥有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我和“后浪”一起成长
7月8日下午,随着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延期一个月的2020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高三班主任严安宁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花,“太不容易了。”这是严安宁第一次当高三班主任,此刻他既如释重负。
对于严安宁来说,今年的高考备考之路充满艰辛。疫情发生后,摆在严安宁面前的第一个困难便是如何保障高三学生网课学习效率。起初,网课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新鲜,但很多同学并未认真对待,甚至有睡过头忘记上课的情况。严安宁一方面电话联系家长共同监督,一方面给学生加油鼓劲。
“不过学生们都比较自觉,很快就适应了网课。”严安宁说,班里也有云阳偏远山村因网络不畅而无法正常上课的学生,学校的老师们就把电子版的讲义发给这些学生,尽量减少因网络而带来的不便。
4月末,得知可以返校上课时,学生们十分开心,纷纷在班级群里留言表达想尽早上课的愿望,这让严安宁备受鼓舞。回到学校后,老师们用两周时间,对网课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复习,学生们也非常认真,大家都希望把落下的进度尽快补回来。
从7月7日高考第一天开始,每场考试严安宁都守在考场外。
“前几门还好,最后一门英语一开始考试我就特别激动。”严安宁说,这一年他第一次当高三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一起成长,高考结束后大家就要互相道别,心中充满了不舍。
“今年的高考是对学生的一次大考,更是对我执教生涯的一次大考。”严安宁说,经历了诸多挑战的学生们,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他们已是不平凡的“后浪”,相信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乘风破浪,“而我很荣幸,可以跟这群‘后浪’一起勇往直前。”
对孩子是一次难得的社会教育机会
莫玲(化名)就读于杨家坪中学,父亲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老师莫名立。
“孩子四月底到校复课的。”莫名立回忆,学校的防控措施很到位,比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地消毒区域的划分,各种防疫物资的保证,还有学校每天会监测学生的轨迹、检测学生的体温,很细致。让家长们都比较放心,也缓解了考生们的紧张情绪。
平时 ,莫名立就经常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莫名立也常跟孩子讲国际国内的形势、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等。
“孩子比较成熟,也比较有爱心。”莫名立告诉记者,疫情早期的时候,莫玲就在网上进行捐款,十分关注社会时事。“相信这次疫情下的高考,会让孩子们更成熟,更有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新冠疫情发生后,对孩子的学习模式改变很大,对她的影响也很大。” 7月8日,在重庆市十八中门口,送考家长秦卫东说,女儿秦珊是学美术的艺术考生,一直进行文化和专业补习,但是今年疫情发生后,5月份之前都是在网络上上网课。
在秦卫东看来,网课效果不如课堂现场学习,但孩子因此成熟了。“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很着急,很疲惫。”秦卫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妻子只能默默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孩子拟定学习计划、帮助她完成每天的学习进度,也陪她进行体育锻炼等。
“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这对人类是一场灾难,对我们95后也是一次历练和成长。”在昨天的语文作文中,秦珊这样写道,这次疫情让自己和同学们更关注现实和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大家的思想比以前深刻、更关心人类的命运,我们都长大了!”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匡丽娜 王丽 李星婷
原标题:疫情下的高考 不一样的老师、少年和家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