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百福村:告别“冯三坨” 迎接“百三味”

04.09.2018  14:40

            “一年多前,我村农业种植仍以传统红薯、洋芋、包谷‘三大坨’为主,我们叫冯坪三大坨,简称‘冯三坨’。”2018年8月最后一天,奉节县冯坪乡百福村支部书记胡斌在介绍产业发展时多少有点“苦涩”。

(“冯三坨”:洋芋、包谷、红薯)

              在脱贫攻坚发展“一村一品”时,村民代表大会,包括村支两委会“众口难调”,主导产业迟迟不能确定,这让胡斌很苦恼。

乡党委副书记沈夔作为分管扶贫工作领导,更是不断传到压力:“我们允许因地制宜,但必须走多元发展之路,彻底告别‘冯三坨’。”

胡斌自有盘算,他和村支两委带领村民代表远跑江苏省,近到本县云雾土家族乡,经全面考察,最终“敲定”以种植贝母为主、赤芍、牡丹为辅,发展中药材产业。为突出“地方特色”,称之“百三味”。

(“百三味”:贝母、赤芍、牡丹)

              采取“量化到户、股份合作、按股分红、保底收益、滚动发展、持续受益”模式,整合扶贫资金50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20万元,建设200亩中药植物生态观光园。

 

(百福村中药材基地)

              2017年5月4日,成立奉节县辉权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原村支部书记余德全,12社社长向世琯分别当选董事长和总经理,全体村民变股民,重点联结118户贫困户。

“我在合作社领取务工证,今年1-8月务工收入4000多元。”贫困户李玉胜讲得头头是道,“合作社收益按‘343’分配,即贫困户分红30%,扩大专业合作社再生产40%,村集体经济收入30%。我在今年6月保底分红中,得到10公斤贝母。”

(专业合作社发放务工证)

(务工人员正在挖贝母)

                  据了解,百福村正在建设浙贝母加工厂房、配置冻库设备、培育自主品牌,通过2-3年时间发展浙贝母3000余亩,建成全县最大浙贝母生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