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大山里的石头会唱歌 做成的金音石砚重现江湖

23.08.2015  08:31

石柱金音石砚制作人王朝中。

龙纹砚

竹简纹砚

和谐共处砚

重庆晨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凤凰镇(现属南宾镇),出产一种独特的石头,坚如金刚,黑而发亮,细腻如玉,敲击时会发出铿锵之声,与金属发音相似,因而得“金音石”之名,也被形象地誉为“会唱歌的石头”。

用这种金音石制作的石砚,以其色泽墨黑,细腻如玉,久盛墨汁于砚中,不干涸、不腐臭,调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等特色,与嘉陵江流域的峡砚和长江三峡地区的夔砚一起,被誉为“巴渝三大古名砚”。

金音石砚的开发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以前。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金音石砚的制作工艺时断时续。进入21世纪,一位有心的石柱人,挽救了这门濒临失传的古老工艺。他就是石柱县凤凰乡小学校长王朝中。

奇石奇砚

上小学的时候,读过旧学的父亲曾经给过我一方金音石砚。这种砚台有两大特点,一是敲起来声音特别清脆,二是墨汁存放在砚堂中,盖上盖子,长时间不干不臭。”王朝中说,前几年他亲自试验过,金音石砚宿墨不干不臭至少可以达到半年以上。“如果是磨的老墨,还可以放得更久。传说还有可以保存一年的。

在石柱,关于金音石砚的传说很多。传说此砚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因为李白曾诗赞其“黑中性且温,墨到诗便成。”而之后的历朝历代,金音石砚因其资源的稀缺与制作难度,一度成为皇家贡品与王公贵族的文房珍玩。到了明代,金音石砚再度因奇女子秦良玉而名扬天下——一是相传其为随身二宝之一;二是其卖砚赈灾,“只卖官家不卖民”的传奇。

而明清以来,金音石砚制作工艺时断时续,流传于世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到上世纪下半页,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生产是1984年,为庆祝石柱县成立土家族自治县,政府牵头制作了数十方金音石砚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嘉宾。

26年后的2010年,年近花甲的王朝中再次让金音石砚这一古老工艺薪火相传,并借助现代化的加工工艺,让金音石砚古树发新芽。

枯木逢春

说到从事金音石砚的开发,王朝中最大的优势便是得地利之便。在王朝中退休之前,一直在金音石出产地的石柱县凤凰乡小学工作,从普通教师到校长,一干就是30多年,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人脉,也对金音石的矿脉与开采情况了如指掌。

当初决定做这个事,动机也很单纯。从大的说,作为石柱人,应该将这门古老工艺传下去;从小的方面说,也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找个耍事。”然而,传承也罢,耍事也好,要真正让金音石砚的古老工艺重见天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金音石质地谙熟的王朝中很清楚,质地坚硬的金音石,无论硬度与比重都远远大于普通的石头,如果用传统的手工雕刻肯定行不通,加上现在能够传承传统石刻工艺的工匠也越来越少了,用传统工艺雕刻金音石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决定以现代化的手段来恢复传统工艺,用较为先进的数控雕刻机来代替传统的手工雕刻,“开始的时候,就投入了十多万元。

钱投进去了,产品也出来了。数控雕刻的金音石砚虽然传统韵味略差,但深浮雕工艺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还是让文房爱好者喜爱。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金音石原材料的精贵与雕刻工艺的繁复,一方40公分见方的砚台售价在3000元左右。王朝中说,他最贵的一方砚台卖了38000元,价格高自然市场反响不好。再加上王朝中一无门面,二无网店,完全靠口口相传的传统销售模式,生产出来的金音石砚销路不畅,面对越积越多的宝贝,王朝中有些心灰意懒。

就在此时,金音石砚作为地方文化特色产品,获得了国家“民族资金援建项目”立项。2014年9月,由国家民委资助20万元,投入新的机器设备,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王朝中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他还依托新设备扩大生产范围,承接尺幅更大的建筑装饰石刻与大型碑刻等业务,以缓解金音石砚销售不畅的窘境。

薪火相传

在王朝中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石柱县城城郊约6公里的金音石砚生产加工现场——为了控制成本,王朝中租用了一家木材加工厂约800平方米的地块。在场地一角,堆放着一些金音石原材料,看上去就是一堆普通的石头。王朝中随手捡起两块边角料互相敲击,与金属的敲击声几乎相同。闭目聆听,仿佛清脆悦耳的钟磬之声。

在现场,记者还见到了28岁的秦鱼。秦鱼曾是王朝中的学生,后来考入市内某高校的影视动画专业,毕业后在主城一家影视媒体干了几年。“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收入低,压力大,更重要的是没有归属感。”秦鱼说,当他听说王老师要恢复金音石砚工艺,就决定回到石柱。几年下来,秦鱼在县城有了自己的家庭与房子,过着踏实而稳定的生活,“每个月也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从陌生到熟悉,从边做边学到熟能生巧,秦鱼已经喜欢上了金音石砚。如今,他不但能够熟练地完成精品金音石砚制作的全套工艺,还琢磨着将一些金音石的边角料制作成镇纸、笔架、水盂、小插屏等文玩杂件。

王朝中说,从2010年至今,他自己投入了数万元,换回的就是200多方金音石砚的成品。不过他并不着急,对于依然不佳的销售现状,他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会主动寻找一些诚信度高的零售商合作,争取让金音石砚在主城有一个销售与宣传的窗口;另一方面,他也会调整原来由于金音石石材精贵而只做高档精品的思路,利用一些边角余料制作一些工艺相对简单、尺寸较小的袖珍砚和随型砚,以满足网络销售的需要。面对200多方的库存,王朝中也不着急,“这都是些宝贝,总有识货的有缘人。

如今,不着急的王朝中还时常挥毫泼墨,写几幅书法。而书写的内容,除毛泽东诗词外,还有郭沫若的一首七绝,那是郭沫若在70年前参观秦良玉文物展时“口占四首”之一:“兼长翰墨世俱钦,一袭征袍万里心。艳说胭脂鲜血代,谁知草檄有金音?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