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依托优势产业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
华龙网10月18日9时讯(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产业”成了重庆市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工作的核心“武器”。据统计,2015年,该县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1790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实现5736户20518人稳定脱贫。而今年,这样的脱贫数据将再次刷新。
天泉金荞麦种植基地确保贫困户“家门口” 挣钱。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摄在国家第三个扶贫日之际,石柱县更是立下“军令状”,力争2017年实现85个贫困村销号、5.5万贫困人口越线、“贫困县”摘“帽”目标。
沙子镇规模发展错季节蔬菜确保限时脱贫。特约通讯员 谭华祥 摄因地制宜谋规划 绿色生态出效益
精准的产业规划,是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石柱因地制宜抓规划,并从规划中突出三个结合,即产业选择与本地实际结合、产业布局与贫困群众意愿结合、产业方向与“三产”融合发展结合。充分立足石柱绿色生态资源丰富的实际,引导全县产业区域差异化发展,同时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加工业、康养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互融。
其中,石柱在“生态”上做出的大文章,能够充分展现产业扶贫的成果。
据悉,石柱拥有56.4%的森林覆盖率,71.3%的林木覆盖率,而县城的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达到了350天左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为75000个/cm3。依托这些资源,石柱孕育而生的生态产业如同雨后春笋。
首先,特色农业发挥了最大价值,包括种植辣椒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莼菜1.3万亩,存栏肉兔237万只、长毛兔200万只,并建成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长毛兔第一大县和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县。
同时,石柱以北纬30度的独特地理条件,提出了康养休闲生态旅游。将旅游同森林康养、健康疗养、养生养老相结合,发展了以动养、疗养、静养、住养、食养、观养为主的四季全域康养旅游,建成重庆最美森林——大风堡,重庆最美草地——千野草场,巴渝新十二景——黄水林海、西沱古镇天街等康养景区和400多家乡村旅游接待点,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20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康养旅游实现增收。
撬动政策杠杆 聚集各方力量
如今,石柱的产业增收项目势如破竹,但放眼前些年,产业发展还局限于传统模式,农户分散经营,缺资金、缺技术、缺销售渠道、缺组织性,产业“小散弱”。解决这些问题的源头,离不开石柱出台的产业扶贫政策50条。
在充分发挥50条政策的杠杆作用下,石柱采取“经营主体+生产基地+贫困户”模式,推动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融入生产加工链条各环节,从产业发展中获取更多收益。
据了解,在合作中,政府负责引导、政策帮扶和监管,经营主体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回购产品、统一销售,贫困户负责订单生产。截至9月底,全县规模流转土地27.05万亩,发展合作社682个,注册家庭农场980家,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5家,其中有592家经营主体与1.2万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特色产业5万余亩,养殖畜禽近17万只(头)。
政策有支撑、政府有支持,但产业扶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进行集中攻坚。为此,石柱又通过整合资金项目、聚合行政资源、汇集社会力量这三个方向合力推进。
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石柱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行统筹安排、综合调度、集中投放。2015年以来,全县扶贫攻坚整合投入资金11.67亿元,其中产业扶贫3.73亿元、占32%,撬动社会投入16.7亿元,有效整合了资金项目。
聚合行政资源方面,石柱采取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实行30名县领导和99个县级单位分片包干扶贫,优选791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脱钩到贫困村驻村扶贫,同时落实2714名涉农、扶贫干部到基层指导扶贫。
此外,扶贫、农业部门通过策划包装项目,汇集社会力量,累计争取社会对口帮扶资金7167万元,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