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保护建设生态文化 力促旅游经济发展
篝火摆手舞
民歌展演 《太阳出来喜洋洋》
西沱天街
【核心提示】
石柱县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54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2%。作为全国4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自汉朝以来,石柱的土家族人民就与武陵山区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进而创造了辉煌的土家族文化。
如今,石柱蕴藏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61项。如何保护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建设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石柱县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留住文化遗产 传承土家文脉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长江南岸、武陵山区西北部,是渝鄂山地和三峡库区的结合部,也是历史上长江文明和巴楚文化的交融地带。
这里有绵绵方斗山、巍巍七曜山、涛涛龙河和官渡河,自然资源丰富,绿色生态良好。同时,作为全国4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自汉朝以来,土家族人民就在这里与武陵山区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创造了辉煌的土家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唱出了土家族人的情怀,摆手舞和灯舞跳出了石柱土家族人的质朴,土戏和打绕棺演义了土家族人的悲喜,土家族“西兰卡普”织出了土家族人的丰收和喜悦……种种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商业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城市建设让大量民俗文化失去活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出现断层和消亡,石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承考验。
“如何保护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也是石柱在挖掘传统文化过程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说,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行动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各种方式和措施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条件,正着力建设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保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整体平衡,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武陵山区(渝东南)石柱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目前,石柱完成了“巴盐古道”原生态文化保护长廊、武陵山区龙河流域土家传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带、“重庆石柱黄连种植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土家族服饰研究基地、武陵山区原生态传统土家族特色饮食基地、《太阳出来喜洋洋》音乐剧、武陵山“重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保护园区、土家族文化节等系列规划,以“穿越巴盐古道、打造龙河流域、塑造巾帼英雄秦良玉、唱响土家啰儿调”的思路,做好武陵山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挖掘“石柱文化” 加强保护力度
2005年,石柱成立了石柱县“非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和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统揽“非遗”保护工作。
2006年,石柱先后组织了专业队伍20多人,动员社会力量410多人参与,深入到全县32个乡镇120多个村寨,采访了310多位民间艺人,基本掌握了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2009年,再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照、录音、录像,收集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461个,记录文字50余万字,影像资料62张光碟时长53小时。同时,通过分类、整理、建档,公布了12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今年6月,石柱已有“非遗”项目137项,包括国家级保护项目3项、市级保护项目13项、县级保护项目12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7名,并制定了一系列传承人保护和扶助措施。
“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石柱千百年来埋藏在土家山寨中的瑰宝纷纷亮相,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以“土家啰儿调”为代表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土家摆手舞、土家打绕棺为代表的传统舞蹈文化,以石柱土戏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文化,以龙河方言、三星石雕石刻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美术文化,以竹琴、狩猎口技为代表的曲艺杂技文化,以立房短水、吊脚楼营造技艺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技艺文化均得到有效保护,开始走出重庆乃至走出全国。
如今,石柱更是多方利用广播电视、APP、报刊、展演、展览、比赛、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开展传承和宣传活动。据悉,“土家啰儿调”、“重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玩牛”等节目先后在央视12频道、央视音乐频道、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等平台中展示。县文化馆则编辑出版了《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石柱土家风情暨历史文化》和《诗咏石柱》等文化丛书,在全国公开发行。大型土家歌舞——《太阳出来喜洋洋》更是展现出全国一流的艺术水平,获得了广大观众高度赞誉。
当前,石柱已荣获了“土家啰儿调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巴盐古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获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个、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1个。
建设生态保护区 打造文化强县
“未来5年,我们将做好《‘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和《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石柱县规划》,并将这两个规划有机融入到石柱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有效推动石柱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着力建设文化强县。”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柱将把全境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一区三核”的总体布局对当地文化进行保护。“一区”,即石柱土家族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区;“三核”,即以南宾镇、悦崃镇为重点的土家族文化(土司时期遗史)核心保护区,以西沱镇、临溪镇为重点的土家文化及长江文化(巴盐古道)融汇形态核心保护展示区,以黄水镇、枫木乡为重点的土家文化生态及自然生态环境核心保护区。
围绕“一区三核”,石柱将重点保护巴盐古道文化生态和龙河流域一线,打造以秦良玉为代表的土司文化品牌,突显“重庆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和“石柱黄连传统生产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
“在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会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将文化遗产置于生态系统中来保护调节,处理好文化遗产与环境建设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柱通过认真分析当地土家族文化传承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与机遇,针对不同前景的文化形态采取了抢救性、传承性、生产性、展示性、整体性等不同的保护方式,并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于健全保护工作保障机制,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提升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执行力度,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此外,石柱将进一步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吸引和调动县、市内外的民营企业关注和投资到石柱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促使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掠影
秦良玉陵园
秦良玉陵园位于重庆石柱县城东3公里,是秦良玉陵寝墓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良玉陵园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陵园区和秦良玉家庙三教寺两部分组成。秦良玉墓呈圆形,坐南朝北,条石镶砌,留有华表、青狮、石佣和48尊明末风格石像生。三教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由大山门、藏经楼、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厢房等建筑组成。
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历史悠久,是汉代至明清时期川盐销楚的商贸重镇、巴盐古道石柱段的起点,也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街道布局奇特,独树一帜,是长江上唯一一个全程垂直于等高线的场镇布局,因此,西沱有石梯千步,号称登天云梯。同时,西沱镇还融合了多元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其飞檐翘角的灵气、徽式小院的清香、会馆寺庙的繁华、盐道石阶的沉钩都将历史无言地演绎在了西沱古镇的云梯街上。
啰儿调
啰儿调旋律简洁,每曲音域都在八度以内,腔中少有装饰,行腔起伏流畅,易于掌握,便于传唱。其歌词句式大多为七字句,通俗地反映了当地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民风、民俗、情感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土家族的礼俗活动、生存状况及民族文化演变过程。
石柱土戏
石柱土戏是石柱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自娱性戏曲剧种,也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土戏主要流传于石柱县的沙子、湖镇、盆井、中益等乡镇,其表演剧目可分为神事和民事两种。神事剧目又称还愿戏剧目,代表剧目有《引生》、《蹚生》、《回熟》等,民事剧目又称喜庆戏,代表剧目有《四值功曹》、《红灯记》、《拨路先锋》等。
文\詹米璐 刘茂娇 谭世祥 图片由石柱县文化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