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多措并举助推转型发展

06.12.2016  20:33

 

      重庆科技学院围绕“探索转型发展、建设特色学校”主线,在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和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第一,更新理念,强化引领。

一是 形成校企协同的培养理念。校企共同组建招生委员会,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学生专业教育,共推学生创新创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协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等。目前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了130门专业课程,50个本科专业全部邀请企业参与人才方培养案制定、专业教育和毕业指导,真正把校企协同的培养理念落实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二是 形成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为基准的学生考核标准,建立了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考核标准。全面实行导师制,深化全员育人格局,切实做到教学相融、教学相长,使学生全方位有获得感,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 三是 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的价值观念。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定期互访交流机制,深入了解行业企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转变学科专业设置建设方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由以学校资源为出发点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需求和学校资源相结合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模式,突出学科专业对产业的价值贡献。学校的39个主干专业全部实现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有效的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第二,提升能力,强化支撑。

一是 优化能力结构。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实验教学研究院,完善和巩固新进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百名高工(管)进学校工程、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国际化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近3年来,学校投入2500多万元,共派150余名教师到国(境)外大学学习深造,学校现具有3个月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占专任教师的21.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7.3%,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1.3%。 二是 搭建交流平台。校企建立起定期互访、相互融通的“互访互融”对接机制;联合办班、联合授课,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的“双联双导”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联合申报项目、联合技术攻关的“两基两联”协同创新机制;校企双方互派人员的“双职双挂”人才交流机制;校企双方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共享成果的“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机制等五大机制,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为教师能力提升搭建起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目前,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校企共同输送人才500余人。近3年来,学校选聘行业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300余名作兼职教师,行业企业外聘教师授课覆盖专业达100%。 三是 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学校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作用,重新修订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实现教师评价方式从单一的校内评价转变为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的三方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考核实现由侧重考核学术理论业绩向考核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业绩的转变。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考核比重,建立了基于教师教学效果和工程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

第三,完善制度,强化保障。

一是 强化制度统筹设计。学校专门成立了转型发展研究院,加强对转型发展过程带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学校高度重视学校章程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转型发展总体实施方案,明确转型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按照学校章程要求成立学校理事会,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二是 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学校以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近年来制定文件18个,修改完善制度7项。进一步深化学院制改革、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修订完善了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编制规范、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是 强化制度配套实施。学校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推进转型发展、依法治校、破解学校改革难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提升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十三五”规划考核、二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任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制度的衔接配套和系统完备,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学校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