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春:努力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新模式

06.03.2016  22:18

3月3日,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在大足区召开。市农委副主任、市农机办主任秦大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多措并举,努力探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新模式。

秦大春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我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23 亿元,带动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投入超过26.8 亿元,补贴购置机具超过112 万台套,受益农户77 万户。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农机装备总量较“十一五”末有大幅增长。2015年末,全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42%;农机总动力1243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谷物烘干设备等大中型机具逾万台套,微耕机保有量66万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全程机械化、稻薯机械轻简化生产、粪污机械化循环利用和机械化地块整理整治等一批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成熟突破;机械化耕整地基本普及,水稻机收占栽种面积近50%;一批具有“耕种收、种养加”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农机新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处在以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换的关键时期。

秦大春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农业现代化对机械化的迫切需求,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回顾有购机补贴政策以来重庆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十年,迈过了“打米磨面,提水灌溉”的初始阶段,正阔步前进在“耕种收、种养加”全面全程、智能自动的新征程上,但小机器正在饱和,小地块难以施展,小单元难得见效。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来回答“土地生产能力、装备保障能力、主体执行能力如何建设?农机化(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主力军和主装备在何处?如何在好的土地上用好的手段干出好的效果?”等一批关乎当前和长远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在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技术路径和体制机制模式方面形成一批“理论探索成果、技术标准成果和窗口展示成果”,努力实现集中优势装备、集成优势技术、集合优势力量,实现机械化助推之下的农业生产“产能倍增、效率倍增”的美好愿景,达到确保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机(技)的目的,确保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保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秦大春指出,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根据不同的自然禀赋条件,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保障产业发展对机械化的需求,坚持“三并两互” 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针,即:全面全程深化与分类分段突破并举,农机与农艺融合并行,改善机械性能与建设农田基本条件并重,装备大中动力与微小轻简机型互补,推动技术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互动,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突破和优势区域全面机械化的跨越提升。主要目标是:一是力争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0%。二是水稻、油菜、高粱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全面成熟;三是500万亩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播种面积装备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重点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突破和局部区域的全面机械化跨越式提升;四是果园、菜园、茶园和薯类生产的重点、薄弱环节机械实现重大突破;五是草食牲畜饲草生产、有机质循环利用、机械化地块整理整治和地力提升有实质性进展;六是以工业化的物质技术成果为基础,以设施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灵魂的设施园艺、设施畜牧、设施水产装备水平、生产水平、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

秦大春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有效提高中高端型全产业链装备供给、机艺融合型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新理念高素质型农机管理人才实用人才供给、系统性精准型农机化政策供给、便捷高效型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2016年,要突出抓好九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二是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三是着力提高七大产业链机械化水平,四是持之以恒开展机械化地块整理整治,五是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六是积极培育全能型农机服务新主体,七是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八是大力增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九是积极探索农机化生产技术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