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没个童年?今天一定要比一比谁的童年最特别……
童年是什么?
懵懂间还未品味个透,
它已一去不返。
关于童年的记忆,
或许只剩下了几个零星画面…
但就是这些许纯真的日子,
足以温暖我们这一生。
你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
童年大多都充满了欢乐,无论环境如何,孩子们都曾在那段岁月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童真。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童趣亦是最能代表时代的印记。你曾经为那个时代打上了怎样的记号呢?
1950-1960年代 :物资匮乏的年代
时代回忆
戴红领巾、传唱儿童歌曲、参加游园会、看电影;孩子时常以大人“小帮手”身份,参加人民公社义务劳动。
1950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据6月2日的《新华日报》头版报道,“六一”儿童节当天,全市800名儿童代表齐聚中华路青年馆大礼堂,庆祝自己的节日。当天,全市各工厂、学校、托儿所还纷纷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庆祝会、游艺会等活动。
为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同日,重庆唯一电影院还公映了由王龙基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儿童故事片《三毛流浪记》。此外,一园、昇平、国泰三院联合公映五彩卡通儿童电影《小飞马》,美工堂电影院则公映了根据大文豪果戈理原著改编的五彩卡通电影《地府降魔》。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物质生活依旧极度匮乏,儿童时常以大人的“小帮手”身份,参加“少年之家”到人民公社义务劳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儿歌,也成为这个时代的儿童精神的最好写照。
1970年代 : 小人书成为精神食粮
时代回忆
小人书成孩童最爱,铁皮玩具盛行代替了木制玩具,爱比谁的小鞋子更白。
从1970年开始,一度沉寂的“小人书”,再次形成了出版高潮,内容基本上离不开革命的主题,如《鸡毛信》、《小骑手》、《赤胆忠心》等成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六一”当天,只有两三家电影院公映《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夜鸡叫》、《收租院》等电影。
的确良白衬衫配上蓝裤子,系着红领巾,再穿一双小白鞋,这是孩子们“六一”节的典型装扮。特别是小白鞋,孩子们会涂满白鞋粉,比谁的鞋子更白,以此为一大乐趣。
在那个年代,要说最开心的事,当然是拥有一只铁皮绿青蛙啦!那时木制玩具慢慢变少,各种各样的铁皮玩具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铁皮玩具的制作原料俗称“马口铁”, “马口铁”比木头轻便,可塑性强,可以制作出各种造型的铁皮玩具,铁皮青蛙、铁皮火车、铁皮机器人等,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玩具。这股铁皮浪潮甚至一直流行到了上世纪80年代。
1980-1990年代 : 物资开始丰富的年代
时代回忆
物资开始丰富,从电动玩具走向电子游戏。孩子乐于才艺展示,听港台歌玩变形金刚。
据1980年5月31日的《重庆日报》报道,为了迎接六一,商业部门从各地组织调运回大批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糖果糕点和童装。在儿童玩具展览上,保护孩子视力的太阳镜最受欢迎。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子游戏渐渐蔓延。从最早的魂斗罗、超级玛丽、沙罗曼蛇等插卡式游戏,到后来的街霸、侍魂、三国志等街机游戏风靡一时。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孩童娱乐再升级!翻看“六一”前后的《重庆日报》发现,大多数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能参与表演的孩子都会特别兴奋,老早就惦记着表演的事情,不厌其烦地跟父母说起排练的趣事……
“六一”儿童节留给当时孩子们的记忆,大多和新衣服、玩具、公园、餐厅和表演节目有关,听着港台歌星,如小虎队、张雨生的歌长大,打着电子游戏机,玩着变形金刚。
2000年至今 : 儿童节成了全家节日
时代回忆
大把花钱去游乐场、买礼物、吃洋快餐、照艺术照。消费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记忆。
过去,只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样的主要节日,才会是全家人一起过。但是,进入21世纪,儿童节似乎成了全家的节日。
这一时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平常无暇陪孩子,去游乐场、买礼物、吃洋快餐、照艺术照几乎成为儿童节家长弥补孩子的统一方式。这时候,精明的商家也大打“促销牌”,而很多家长也心甘情愿在这个时候花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童年时留下的或多或少的遗憾,一些喜欢怀旧的成年人开始大张旗鼓地为自己过起“成年儿童节”。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
现在孩子们的童年,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或许
不是孩子们的童年变了,
而是人越长大,懂得的东西就越多,
利害得失赶走了童心与童趣。
为了要快乐、真诚地活着,
我们每个人
都急需找回那颗童心。
看古人云:童心是这么找回的!
老子《道德经》:
复归于婴儿
老子在《道德经》第28章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也就是说,永恒的德性不离失,回归到婴儿般的纯真状态。
他在第49章又说:"圣人皆孩之。"意思是,圣人将百姓当做单纯的婴孩对待。
老子对于婴儿琢磨透了,这位哲学家的心里老有“婴儿”的形象浮动着。这样一来,他的心态当然能不断地校正,他的人生当然长久、超脱、潇洒。
老子所说的“婴儿”是浑然元气初生之儿,是天真未凿的幼儿,但到了后来,这些心灵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生命的进程中,有的希望做官,有的希望发财,有的希望美色,有的希望美食,于是一味地意气用事、霸道逞强、贪欲扩张,都与最初呱呱坠地的婴儿那种淳朴、真纯、柔和相去甚远,最终与强硬、衰老、危险、死亡越来越近了。
其实老子说的是深层哲理,不是表面的模拟情况,这是一种对内心修养的要求,是高境界生命状态的要求。老子是在教诲人们,通过深厚的修养,使"德"升华到高深的道德境界。这就是能"精之至",即心地真挚、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这又能"和之至",即是心灵纯洁凝聚、和谐寡欲。这样就能够自然、天真、活泼、恬淡、充实,离"天道""本性"更近,离“婴儿”那种生命状态就近了。
老子献给“婴儿”的哲学诗篇,我们还可以从审美角度加以解读。老子赞美“婴儿”,说他们具有纯真自然的天性,没有厉害得失的计较打算,最符合于老子的道德理想。而这种生命状态,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涤除玄览"所需要达到的精神状态。
李贽
童心就是一颗纯真的心
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贸然失落?在启蒙时期,人们通过耳闻目睹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见闻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童心也就随之失落了。久而久之,所得的道理、见闻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的见闻、道理,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关键在于,圣人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绝不像那班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堵塞了自己的童心。
既然书生会因为多读书识现而堵塞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童心一旦堵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为什么?就是因为童心已失,而后天得到的见闻、道理却入主心灵。
(重庆日报)
原标题:谁还没个童年?今天一定要比一比谁的童年最特别,谁的童心最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