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合作新篇章︱乡村更美丽 振兴乡村打造川渝最美风景线
7月9日至10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在四川考察期间,川渝两地农业农村部门签订了《推动乡村振兴共建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生态、产业、市场、创新、开放等发展要素,立足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格局,合力打造生态联动、产业互动、市场流动、科技带动、开放促动的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
成都战旗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考察中,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战旗村虽然离成都市区比较近,但旅游资源并不是很好。多年来,该村依靠花卉、都市现代农业、生态人文、非遗作坊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除一条特色乡村旅游道路来,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2015年开始,战旗村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释放村集体经济红利,走共同富裕道路。该村成立了战旗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将集体经济股份量化并分配给每一个村民,让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800余亩,培育省市著名商标品牌3个,引进培育榕珍菌业、满江红等16家企业。
重庆积极探索“三产”融合
我市的乡村振兴同样也可圈可点。近年来,我市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力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重庆乡村振兴。在部分乡镇,三产融合已见雏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的休闲农业链。
以大足区龙岗街道观音岩村为例,以往没有规模产业、基础设施落后、不通水泥路,观音岩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村。2018年,当地抓住古朴原始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这一特色,推出了以“老家·观音岩”为主题的农旅融合项目。
“观音岩村有两大得天独厚的‘宝贝’:一是20多棵成百上千年的梨树林,1500多亩桃李园;二是通向四川内江的千年古驿道。”龙岗街道党工委书记龙东阁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该村搞起了“三变”改革,让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土地变资产。
“一栋民房、一棵李树、一台风车等都可入股,当上股东的村民兴奋不已,纷纷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出钱出力。”龙东阁说,“‘三变’改革让观音岩村‘活’了起来。”
如今,观音岩村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旅游公路、采摘便道、古驿道及附属设施正逐步完善,每年3月李花节期间,每天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体验民俗,品尝美食、购买土特产等。在今年李花节期间,短短两周时间,接待市民游客30多万人次。
联手共建打造最美风景线
根据双方协议,川渝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共建区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打造巴蜀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一改”和“厕所革命”为主攻方向,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风景区、川渝交界区域,先行整治建设一批巴蜀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示范村以点带面,扩面成片,形成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展现巴蜀民俗风情。
二是巴蜀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巴蜀丘区山水田园风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人文、农耕、自然相融合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基地。整合大足—安岳石刻、安岳—潼南柠檬、川渝红色旅游线、长江三峡、武隆、九寨—黄龙等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同步提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水平及服务能力,共同举办节庆活动及重大赛事,共同建设精品旅游环线,打造国际化的巴蜀文化旅游名片。
三是推进特色小镇(村落)建设。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区域集聚要素和比较优势,以发展特色产业、展示特色文化为核心,打造地域品牌突出、公共服务完善、宜居宜业特色小镇(村落)。深入挖掘巴蜀历史文化,以两地美丽乡村主要建设标准为参考,在渝东北、川东北等地区建设巴蜀民俗风情村落。
将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格局
根据《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工作要点》,今年我市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方面入手,立足市情特点,突出山地特色,抓住工作重点,部署了49项任务,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表示,这次学习考察,四川推进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印象尤其深刻。战旗村在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重庆将认真实施好这次签订的推动乡村振兴共建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格局,合力打造生态联动、产业互动、市场流动、科技带动、开放促动的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充分利用“陆海新通道”新优势,培育壮大农业外向型基地和市场主体,优化农业农村营商环境,在农业走出去、引进来上狠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