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农业“芯片” 端稳手中“饭碗”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检测柠檬种子。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厦门路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张文晶小心翼翼将载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柑橘轮斑病分生孢子变化;周静的操作台前摆满大小不一的实验瓶,正在检测柠檬种子;羊炼正操作凝胶成像系统,判读玉米种子的DNA标记检测结果。这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实验,这里是在测试被称为农业“芯片”的农作物种子。通过育种工作,科研人员们让农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性更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粮食安全,对农业现代化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目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在万州区甘宁镇、梁平区蟠龙镇、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建有三个试验基地,一直致力于选育水稻、玉米、小麦、甘薯、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目前有250多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有8个品种通过国审(鉴),在川、渝、黔、滇、鄂、陕、湘等十多个省(市)累计推广新品种面积6亿余亩,带动农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达500多项,为渝东北地区、武陵山区、三峡库区等地的山地高效型农业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
科研人员通过显微镜观察种子切片。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科研人员在判读玉米种子的DNA标记检测结果。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科研人员在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显微镜里的柑橘轮斑病分生孢子。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农作物种子。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宁试验基地,改良的油菜作物迎来收获季节。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宁试验基地,农技工人在院坝按品种分块晾晒种子。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宁试验基地,农技工人收获改良后的马铃薯作物。新华网发(冉孟军 摄)
编辑: 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