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我们有十种颜色

19.05.2015  04:32

几名同学展示他们制作的明信片。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报道

大学生活究竟有几种颜色?重庆邮电大学7名大一大二的学生,花了近一年时间来找寻答案。

他们用相机拍下了校园里一年四季的风景,并以颜色分类,最后挑选出十张不同颜色的照片,配上校园故事,制作成十张明信片。

昨天中午,7名大学生将这些明信片送给了曾经给予他们帮助、即将毕业的师哥师姐。

想给毕业生一个惊喜

这个创意最初是大二学生尹一凡想出来的,初衷是想给毕业生一个惊喜。

他们在大学生活了四年,看过或者拍过很多校园风景,但却很少有人注意校园里不同的颜色。”尹一凡是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文化创意部的一员。去年,她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同部门的几个同学,得到大家的认同。

于是,尹一凡和同学们组建了一个7人团队,团队成员都没有学过摄影,是典型的“菜鸟”级摄影爱好者。

为了拍出好照片,他们在网上自学摄影技巧,请教会摄影的师哥师姐。有时候,同一个场景,他们要拍几十次才能拍出一张“看得过去”的照片。

很少见到标志性建筑

这些以“颜色”为主题的照片视角独特,照片里很少能见到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角落,一棵树,一盏灯。

我们想以一个新的视角,带师哥师姐们重游一遍校园。”尹一凡说,他们在拍摄照片时,特别选择了很多同学们经常路过,却不曾停下来看一看的地方。

为了拍到一张理想的照片,同学们有时候要在同一个地方等待几天。比如,大一学生孟晨曦拍摄“花青”这张照片,就等了近一周。“我要对比一下,是晴天拍起来好看,还是雨天拍起来好看。

近一年时间,这个创作团队拍了上百张照片。当他们回看这些照片时,连自己都已经忘了是哪里。“很多地方似曾相识,但是又说不出是哪个地方。

理科生玩起文艺范儿

在这个7个人的创作团队中,有一半都是学理工科的学生。不过,他们的这套作品却充满了文艺范儿。

同学们最后选定了十种颜色,并借用古文中一些形容色彩的词语,比如“艾绿”、“花青”、“黄赤”……给这些照片起了很文艺的名字。

为了让照片的内容更丰富,同学们还给每一种颜色,配了一段文字。

每种颜色都有一个故事。”尹一凡说,这些故事来源于校园生活,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梦想创业等都融进了不同的色彩中。

用明信片感谢师哥师姐

昨天中午,尹一凡和同学们将制作好的明信片送到了两位即将毕业的同学手中。

这真的是一份惊喜,照片勾起了我大学四年的很多回忆。”大四学生陈倩说,照片里的很多场景让人怀念。

尹一凡说,他们计划制作100套明信片,作为毕业纪念送给曾经给予过他们帮助的师哥师姐。

昨天中午,重庆晨报官方微博发布了这些照片,引来一片赞赏。

尹一凡表示,他们还将制作更多的明信片,定价10元一套卖给毕业生。“我们希望师哥师姐在离开校园后,看到这些明信片就会想起母校,想起我们。

@fly木子李:四年忽略了好多的美呀!

@云麓-Sky:坐等学弟学妹的明信片。

@童童童大小姐: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你,就要毕业了。

@木子Chi:感觉看着不真实啊。

@唐rui:不仔细看没认出来这是重邮。

@米奇呀笑笑:重邮就只有这几种颜色吗?感觉没有任何代表性。

@重庆邮电大学:斑驳色晕之间,留下的是四年的怀念,而这一张张定格的画面,是学弟学妹们送给优秀的毕业生们最好的礼物。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