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杜甫》冲刺文华大奖
意象化讲述杜甫诗意人生
五月二十二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剧《杜甫》演出现场。(重庆市歌舞团供图)
5月22日晚,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由重庆市歌舞团倾力打造的舞剧《杜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一束定点光,投射在杜甫年迈体衰的身上,巨大的天幕依稀呈现出斑斓的诗句影像,这时在杜甫的身后又出现了另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杜甫(影子)的身影,在灯光的明暗交错中,影子杜甫替换年老的杜甫,随着时空的变化,剧情慢慢延展开来。
“台上的两个杜甫怎么长得如此相像?”不少观众在观剧时惊呼。原来,为了体现杜甫的内心世界,该剧设定了一虚一实的两个杜甫,分别由重庆市歌舞团双胞胎兄弟李庚、李晋饰演。弟弟李庚在剧中饰演现实中的杜甫,而哥哥李晋以时空穿越的方式作为杜甫的“影子”出现,两兄弟对比着来诠释杜甫的内心。当李庚在表现杜甫用尽力气想要拯救国家人民时,李晋就去表现他复杂困顿的内心。
作为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舞剧《杜甫》由重庆市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精心打造,意象化地讲述和呈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于2016年4月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首演。
如何用既不能言又不能吟的舞剧,来表现杜甫这位“诗圣”,让观众“听”得懂、看得明白,是该剧创作的一大难点。
“整个创作过程是漫长的。打造《杜甫》历时一年,先是编剧给我们文学台本,我们再来‘翻译’成舞台台本,其间还特地请了7个杜甫研究专家来给我们讲杜甫生平,希望可以将杜甫更加立体化地呈现出来。”《杜甫》总导演韩真、周莉亚介绍,2015年该剧排练时间持续6个月,排练期间剧组演员取消商演,每一位演员都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其中一幕讲述“路有冻死骨”——百姓的疾苦场景,20多个演员跪在地下,双手做乞讨状缓慢爬行,更有单膝跪地旋转的高难度动作呈现,排练过程中演员磨破膝盖已成常态,却从未有人抱怨。
自2016年4月首演以来,舞剧《杜甫》已经演了80余场。该剧结合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创作资助项目、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的实施,历经三年打磨提升,先后参演国家大剧院2016年演出季、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北京)等系列重大演出活动,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实现重庆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重庆市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七届重庆艺术奖,该剧的舞美2017年入围WSD世界舞台美术展。
此次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开票不到一周,舞剧《杜甫》就已售罄。“我们也没料想到《杜甫》在2019年能引来这么多关注。”韩真说,该剧2016年首演后,2019年因为被观众拍摄“丽人行”片段传上抖音而被快速传播,截至目前已经有了10亿的播放量。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会穿着汉服、唐装来观剧,演员谢幕时他们都会站起来鼓掌喝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观众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有自信。
为了备战“文华大奖”,剧组从2018年底开始见缝插针地排练,每场演出、训练都在不断地修订、打磨。“舞蹈演员的动作干净、利落,之前看到‘丽人行’片段时就觉得已经很美了,今天看到的‘兵车行’等片段,感觉非常震撼。”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陈女士说。
据了解,5月23日晚,舞剧《杜甫》还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6月2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将宣布此次“文华大奖”比赛结果。比赛结束后,该剧将赴郑州、成都等地和韩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