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丨外国友人学习非遗技艺 感受地道“中国味”

06.06.2019  15:51

我今年从乌克兰来到重庆,就是想感受一下中国的端午节,太有意思了,我喜欢包粽子!”6月6日,巴南区在界石镇新界商街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巴南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2019活动,四川外国语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外籍朋友来学习非遗技艺,与广大市民一起感受地道的“中国味”。

12名外国友人开心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对很多人来说是平常事,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是“新鲜事”。当天上午,12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加入包粽子大军,和市民一起竞赛,一起感受端午节的团圆气氛。

糯米、粽叶、绿豆、腌制好的五花肉等材料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来自界石镇的12支队伍就争先包起来。

拿起粽叶挽成漏斗,铺上糯米塞入五花肉,再铺一层糯米,粽叶一合,拿绳子迅速捆扎,一个结实的传统咸肉粽就包好了。一系列流畅的动作,看得老外们直呼“amazing(神奇)”!

仔细观察,每支队伍中总有一名队员的手法与其他队员不同,那便是一个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学员。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动作和眼神交流,老外们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食材放进粽叶里,有人甚至采取五花大绑的方法包住粽子。虽然包粽子手法还很生疏,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包粽的兴致。

14支队伍角逐旱地龙舟赛

一般的龙舟赛都是在水上举行,由选手划桨驱动龙舟前行,而活动现场的龙舟赛,选手们不是用桨而是骑在龙舟上用脚向前冲,奇特的比赛吸引周边上千名群众围观,滑稽的现场引起观众阵阵笑声。

据了解,旱地龙舟是巴南木洞龙舟这一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伸。

木洞龙舟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可追溯至清朝,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巅峰。伴随着极具川渝特色的龙舟号子,三、四十人至七、八十人不等的人组成一个队,同心协力,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上奋勇争先,其间也会穿插水上抢鸭子或旗帜或扇子等游戏。

从解放前的木船或渡江船,到后来专门用于比赛的杨松船,从树丫龙头到手柄、桡片分明,在河街儿女世世代代的改进中,木洞龙舟被不断传承下来。

时光荏苒,随着长江航道的管制,木洞龙舟这一传统的水上活动面临失传的危机。但幸有巴南区政府重视、支持,加之民间热心本土文化的有识之士不忘传统,积极呼吁和热心运作,原本在水上才能开展的龙舟竞赛逐渐转向陆地,发展成了旱地龙舟,并在巴南区的各个镇街传播开来。

界石成重庆儿歌艺术之乡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关好门窗,防火防盗……”伴随着一声声耳熟能详的喊话声,《安全儿歌伴我行》《小瓷猪》《小乖乖》等一首首界石儿歌文艺作品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获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

据了解,界石镇已成为重庆唯一的儿歌创作基地和儿歌艺术之乡,巴南儿歌已成为巴南乃至重庆特色文化的一大闪亮品牌,素有“全国儿歌看重庆,重庆儿歌看巴南,巴南儿歌看界石”之说。

除了脍炙人口的儿歌表演,此前通过“2019我在重庆学非遗”报名参加非遗体验活动的外国友人也来到现场,参演木洞山歌《闹酒》和梆鼓舞《谷子熟了》,向大家展示非遗学习成果。

据了解,“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2019”活动从2019年3月起至2019年12月止,主要采取“线上招募+线下学习”的方式,邀请学习、工作、生活在重庆的外国友人以及对非遗有兴趣的本土青年,共同汇聚巴南,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讲解、亲身体验等形式,给在渝外国青年传授非遗知识和传统技艺制作要领,拓宽非遗传播传承范围,让外国青年真正了解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个非遗项目展示区人山人海

热闹的舞台旁,重庆树叶制作、刘氏泥术、重庆面塑、王氏火疚疗法、刘氏四合胡豆制作、彭氏火烤豆干、传统火锅底料制作、严昌海传统糖画、端午粽子包法等9个非遗项目展示区域人山人海,市民们排起长龙,争着向民间艺人学技艺,抢着体验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通过采摘新鲜有形的野生阔叶,经选材、清洗、水泡、冲洗、漂白等工艺流程完成,所制成的树叶工艺品可以作为独立的装饰品和艺术品,格调高雅、生态环保。”现场,重庆树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明贵正在向大伙儿介绍自己的产品。

除了乐在其中的本地市民,两名外国朋友也深深沉浸于刘氏泥塑和重庆面塑两个非遗项目中不能自拔。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还展示有艾草、菖蒲、雄黄酒“端午三友”,以及界石经典儿歌配画、魅力界石摄影优秀作品。现场书写、赠送界石镇优秀家风家训等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国朋友体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