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2020丨 “不剩饭菜”成为校园文化 学生还把这个好习惯带回家庭餐桌上

13.10.2020  12:02

10月12日中午,两江新区青禾童心小学二年级1班,王孜叙吞下最后一口饭,探头看看前后桌,笑着举起手中的餐盒向老师示意,“老师,光盘啦。”一顿饭结束,班上事先准备的渣桶里几乎看不到剩饭菜。

在童心小学,午饭后,大多数师生都能做到基本光盘,有的餐盘干净地找不到任何食材的痕迹。

老师带头做好“光盘

老师,我不喜欢吃这个菜。” 龙亭霏拿着餐盘,做了个手势,想让老师不要给自己打这个菜。“先给你打一点尝尝,如果喜欢的话再加。”班主任邓小红鼓励龙亭霏不要挑食,但为了避免浪费,她酌情减了分量。

邓小红说,升入2年级,孩子们已经基本养成了光盘的习惯,吃多少打多少,遇到喜欢吃的或不喜欢吃的,都会提前向老师示意。

二年级2班的小童说,如果哪天胃口不好,或者实在不爱哪个菜,会提前告知班主任少打点,遇上特别喜欢的菜,也不会一下子打特别多,会吃完再添。

一年级5班,班主任谭晓敏和孩子们一起吃完饭,除了一点骨渣,她的餐盘里没有其他食物。“作为老师,我们要求学生节约粮食,自己首先要带头光盘。”因为不挑食,谭晓敏每次都会将餐盘中的饭菜解决完。“如果碰到胃口不好,也会相应地减少饭量。

向琴是今年新入职的老师,入职培训的第一天,“节俭惜福”的校园文化就深深地印进她的脑海。“学校强调不剩饭菜,要从老师做起。第一顿饭,校长就半开玩笑地给我们说,餐后,要检查大家的餐盘哦。

久而久之,老师们都有意识地从自己做起,不剩饭菜,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把好习惯从学校带回家

学校食堂往往是水的“重要产地”之一,但前几年,因为学校每天产生的潲水少得可怜,童心小学生生“逼走”了收潲水的合作单位。童心小学校长秦波说,建校伊始,他们就把“不剩饭菜”作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之一,几年下来,学生们大多养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

在秦波看来,教育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潜下心来做,潜移默化,继而引发静悄悄地变,他们正是通过“”,将“节俭惜福”的学校文化根植于心、内化于行。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孩子们和老师在校园内一起收割稻谷,亲身体验了大米的收获过程,很多孩子发出感叹,“一块田就只能打这么一点谷子啊?撒了太可惜了。”这个过程,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珍惜粮食的必要性。

学校还想办法从源头杜绝浪费现象。目前,学校的食堂都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老师们对班级每个孩子的食量都心中有数,按量提供。

现在,把餐盘里的东西吃干净是龙亭霏从小学一年级就养成的好习惯。她还把这个习惯带到家里,饭后会主动收拾餐具。在她的带动下,家里的餐桌上也几乎难以看到剩菜剩饭,就连外出就餐,家人都会牢记贯彻“光盘”行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