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这家藏于乡野的博物馆,藏品可供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图博物馆,在大部分人眼中,一定是个高雅的地方,往往屹立在城市中的繁华之地,但在重庆璧山,有一座隐匿于乡野的博物馆,开设3年来,除了国内收藏界人士知道、市文化部门和当地有关部门知情,在大众中它鲜为人知。近日,这座博物馆因港星成龙特意慕名前来参观而被大众熟知。
博物馆大门,远处可见工厂的烟囱。
这座博物馆的隐秘,其实从寻它开始,就看得出来。从璧山下道前往当地健龙镇,必须使用地图导航,驱车经过蜿蜒的乡道,兜兜转转,终于看见几个村民,忍不住问“博物馆在哪啊”,村民指着旁边一条隐匿的小路。从乡道换小路,拐过去抬头一看,这座博物馆头顶6根大烟囱,远望,灰扑扑的一片红砖房。总算到了,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挂着几个字——大圆祥博物馆。
乡村老厂改造,一切都是老环境
还没走进这座博物馆,老远就闻到一股老木的味道,而眼睛看到的,是馆外不规则摆放的石雕像和石牌坊。
厂区全景
这里像是一座废弃的老厂遗址,该博物馆负责人之一吴军肯定了我们的最初判断。他指着一根门柱,上面写着“天福碗厂”几个大字。一扇特别的门引起我们注意,门面由白色、青色、蓝色、土黄色等几百个碗底粘连而成。"其实,这里曾是一家百年碗厂,门上装饰,正是当初博物馆进驻这里时所收集的废碗碗底。”吴军说。藏品摆放、橱窗设计以及厂房各处设施修复,都是在碗厂原貌基础上进行。
用废碗碗底做成的门
这座博物馆为什么设在这郊野碗厂?吴军介绍,天福碗厂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据1996年第一版《璧山县志》记载:璧山盛产土陶,在清代碗厂就有七八家,当年的天福碗厂年产土碗上万只,其中“天字碗”盛销一时,并远销外地。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天福碗厂先后经历了清代盛销、抗战时日机轰炸重庆土碗供不应求、解放后收归国有、多家瓷厂合营、股份制改造、亏损、厂区租赁、停产转让等。160余年兴衰巨变,天福碗厂见证了璧山土陶、瓷器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乡村工业的典型遗址。
建立在老厂房的博物馆
“之所以选中这里,很大原因是这座博物馆的馆藏,都是巴渝老建筑的零部件,只有这样的老环境,配上这些藏品,才相得益彰。”吴军说。
走访中我们多方核实,其实这座民间博物馆相当低调,早在3年前,就经重庆市文化委、市民政局、市文物局批准成立。占地5万余平方米,藏品数万件。据有关专家统计,这些收藏品可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是中国巴渝古建收藏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大门刻门神,门画雕三峡风光
推开展览一厅大门那瞬间,只能用“震撼”二字来重复表达心情,这间2500平米的门窗匾馆里,陈列着上千件明清时期的各种门神门、木雕门、窗、匾额。成片,成群,各不相同。
精美的门神门
除了大门刻画的是门神,屋宅内的门窗基本上都雕刻着形色各异的图案,雕工精湛。很多人过去一直以为巴渝之地生活是粗糙的,艺术是欠缺的,然而,面对这些完全被艺术化的生活物件,才知祖先的内心无比富足。
古人用来装饰房屋的各种牌匾
吉祥艺术,往往采用字、物的谐音寓意来组织画面。展厅中仅门神就有上百扇,戴纱帽的是文官,拿兵器的是武官,有迎福进财的意思。
展厅内摆放了很多门神门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大圆祥博物馆进行归类整理工作时,评价以门神门为代表的木雕藏品是“木头上的敦煌”。
门上雕刻的福禄寿图案
“福禄寿”是最常见的雕刻,除此之外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连(莲)年有余(鱼),事事(狮)如意,草龙等等。
门上雕刻的草龙图案
藏品当中,还有不少具有巴渝特有的门画雕刻。例如刻画三峡风光,朝辞白帝彩云间。呈现出生活状态的,人们把猪倒掉在树上,热热闹闹准备杀猪过年的景象。一般人家大门上还会挂上一两个面目狰狞的吞口,一般多为头上长角、呲牙咧嘴、怒目圆睁、长舌外吐、造型恐怖的面具形象。据说作用是保佑风调雨顺,避邪救灾免疫。
吞口图案雕刻挂件
“过去富贵人家的院落和每一件家具,不是一代人就能修好、建好的,工匠和雕刻师往往会住在主人家,修修补补,一呆就是一辈子。”吴军说,这也是巴渝人家的一大特色。
光绪年大户人家床框镶玻璃
大量展示的老木床
博物馆内珍藏着两张精致的老木床,摆在门口的那张半围床,保存尚好,床框上特意雕刻的莲花、书卷、牡丹等图案,惟妙惟肖地呈现着。
摆放在门口的半围床,床框上特意雕刻的莲花、书卷、牡丹等图案,惟妙惟肖地呈现着。
博物馆副馆长李东解释,图案分别代表做人清廉、祈求考取功名、一生富贵的寓意,“这张床,追了9年,主人最开始不愿出手,最后听说我们将收藏在博物馆,这才肯让人从涪陵搬过来。”
满围床,正面是一张大的手工画
床顶的手工画
而另一张床是满围床,摆放在一堆木床中间,表面看上去很普通,仅有1.5米宽,把头探进去才发现惊人的一面。床顶由二十余个方框做顶,每个框内都是一幅寓意不同的画面,手工做画,包括喜鹊、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等元素。
床框上镶嵌的玻璃
“这张床从四川大竹淘来,产于光绪年间,床内还有藏钱的暗盒,床框上还镶嵌着玻璃,在当年,能用上玻璃的,只有大户人家和名门望族了。”李东说,淘宝过程中发现,多数巴渝人家的木床,采用的都是柏木材质,特点是耐用、不易变形。
床头用来藏钱的暗盒
古巴渝人生活情趣不亚于现代
一些巴渝人家的老生活家具和用品,可从其中观察到,当年的生活情趣和智慧不亚于现代。
木板雕成花草图案,固定在大厅的墙顶中央。
看上去与洗脸架无异的茶架,其实内有玄机。仔细一看,架子中间有一个活动的木板,木板其实用来放置水壶,木板可以活动,弧度只能到达45°左右。滚烫的水壶放在上面,不需要用手提,只要抬起木板,就能把茶水稳妥倒在茶杯里,水壶不会轻易掉出。又如,现代人的大厅,天花板通常用石膏雕花、灯槽造型灯方式装饰,而明清时期的巴渝人家,整块用木板雕成花草图案,固定在大厅的墙顶中央。
用于放置滚烫水壶的茶架
家训字板展示区,同样耐人寻味。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万事让三分,天空地阔”等木雕家训中,留存着过去巴渝人家留下的生活理念和家风家训,朴实、豁达、珍惜生活。
500多尊观音组成“千手观音”
各种不同的宗教造像雕塑
在佛道造像艺术馆内,百分之九十藏品,来源于巴渝寺院及众多民间家庭,上千尊宗教造像从唐代至民国时期。尤其是木雕造像,代表着不同家庭的供奉,表示家庭需求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有的家庭生病,供奉药王;有的求子,供奉送子观音;有的求财,就供奉财神。
从国外追回的金身释迦牟尼像
其中一尊镀了金身的释迦牟尼,可以说是馆藏之宝了。据介绍,这尊淘来的佛像,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两个士兵运到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后来,其中一个士兵去世后,他的妻子改嫁给了他的战友,之后辗转定居美国,他们把佛像陈设在家中,一直把佛像当女神供奉,就连自家农场也因此命名为“女神的农场”。最近几年,才几经辗转来到博物馆。
由500尊观音组成的千手观音
艺术馆最内侧一面墙,满墙陈列着观音造像,明清彩绘木雕质地,水月观音、卧莲观音、龙头观音、洒水观音等等,取名千手观音,由500多尊观音组成。吴军介绍说,这些观音造像均是川工木雕精品,以四川盛产的楠木、黄杨木、香樟木、柏木等优质木材塑其身,采用国雕、浮雕、镂空雕等手法,以红、绿、黄、蓝、墨等矿物质彩绘制,再施以贴金、泥金等手法,色彩浓艳、惟妙惟肖是主要的两大特色。
这数百尊造像既是巴渝宗教历史文化的见证,也为巴渝宗教文化艺术及川工彩绘木雕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素材。
他是一个“捡垃圾”的老板
这座博物馆主人,始终不愿露面。李东说,老板刘健为人低调,简单的形容,55岁,璧山人,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如今大半辈子的所得,几乎投在这些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差点被损毁和遗弃的巴渝建筑构建中。而他这种被外人看作“怪癖”的收藏爱好,已一意孤行差不多20年。
刘健一家一户“捡垃圾”,遍访不计其数川渝濒危的老建筑,李东眼里的刘健,是他见过最疯狂的人。据他了解,最早,刘健如痴如醉把“建筑垃圾”捡回来,小心翼翼堆码展陈在自己开发的商业门市里,日积月累,数量越来越多,最多时,刘健为了这些老物件收藏,每年要损失上千万门市租金。如此疯狂举动,最初招来家人的不解和朋友的嘲讽,周围人认为刘健傻了,不务正业,烧钱,玩物丧志。
还发生过一件笑事,刘健的保姆也曾因收藏提出辞职,一开始不明就里,后来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保姆曾向邻居抱怨“这家人好穷啊,家里连一件新家具都没有,全是老行头,我担心他们付不起我的工钱”。其实,这些老行头,每件淘来的价格都不菲。
藏品不卖,接下来打造乡村旅游
很多人疑惑,刘健搭建这座民间博物馆的初衷和目的,到底是什么?刘健不愿过多解释。李东说,刘健与员工交流时,总说,做房地产这行的人才知道,20年前,国内房地产改革如火如荼,部分城市忙于拆旧建新,旧城、老房子成了新城建设的“绊脚石”,传统民居建筑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被损毁和遗弃,甚至无数精美的建筑构件流失海外,一部分人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意识逐渐消失。或许,这就是刘健把抢救巴渝传统古民居的想法,从用嘴说,逐渐换成实际行动来做的理由。
古人用来装饰房屋的各种牌匾
我们打听后得知,刘健的家人也从当年的不理解、反对,逐渐成为其收藏事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大女儿刘炜前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帮着老爸负责藏品分类整理和运营等工作。接下来,他们将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将老碗厂职工宿舍打造成养生民宿,碗厂留下的六根烟囱将保留下来,作为博物馆地标。
藏品不卖,将继续成为这间博物馆的第一原则……
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个人,走过多少山寨村巷,走过多少人世沧桑,才把那些被钢筋混凝土掩埋的历史和岁月捡拾回家。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吴娟 任君
原标题:这家藏于乡野的博物馆里门、窗、大床、匾额成堆,藏品可供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