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来渝专题采访财政补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

24.07.2015  16:59
  6月20-21日,中国财经报社派记者来渝专题采访我市财政补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推进情况。在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中,媒体记者先后与主管部门、社会化服务组织、种粮农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提问、数据比对、延伸探讨等形式,多维度进行了采访,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试点工作和当前取得的成效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
  财政补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简单讲就是农业生产整个生产链上的每个环节,如水稻的育秧、插秧、病早防治、收割、储藏等,都可以得到财政补贴,只是享受政府试点财政补贴的不再是土地承包农户,而是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和组织,即“谁服务,补贴谁”,但最终受惠对象则为享受“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农民。从采访的试点区县看,补贴模式大致分为全托管服务、部分托管、指导性关键、薄弱环节托管三种,财政补贴比例随之不同,具体由实施区县定。
  媒体记者认为,试点工作取得了五项阶段性成果。
   一是种粮从不赚钱向有“钱途”转变。 试点区域农户以财政补贴水稻全程化社会服务加权平均算,理论成本节支50%。如集中育种、插秧、施肥、施药、收割等成本较个体支出大幅下降。若除去服务之外农民自己必需承担的种粮成本,如人工除草、蓄水等成本,实际节支也在30%以上。
   二是种粮从零散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由于种粮成本下降,且服务组织承保了保底收成,加之有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民只需承担以前种粮成本一半的钱就能坐享丰收成果,身份由劳作者变成了“老板”,真正实现了种地不累,土地是赚钱资本的质变,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地由谁来种的难题,促使农业由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变,而且真正调动了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试点区县几乎没有撂荒地出现,以前的撂荒地全部实现复耕。甚至此前流转给大户的土地,农民也相继收回交给服务机构管理。更有十余年不种地的农民,再次经营起了自己的土地。
   三是种粮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变。 从签定的条约看,服务组织承保亩产均高于个体种粮农户的产量。根源在于科学种田,每个环节都脱离了以前的“老把式”、“老经验”,新引入了厂房育秧、机插机收、测土配方合理施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点杀病虫害等现代种粮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又能有效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科学种田的难题。
   四是种粮从传统收益向延伸效益转变。 由于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具专业性,从而催生了新型农业的出现,由此前“种吃的”延伸为“种看的”,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如二圣镇天坪万亩梨园,在未试点全程社会化服务之前,虽然当地梨子因品质不愁销路,但产量不高,除去成本几无利润。试点后,技术人员在梨树修枝、整形方面更具专业性,不仅有效提高了单产,而且在梨花盛开的季节,花经济成为农户新的经济增长点。游客络绎不绝,门票收入可观,同时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五是种粮从无人干向“香饽饽”转变。 财政有补贴、农民参与度高,服务机构在各环节都有收益,必然会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人才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来,从而使原来“人人嫌”的农业生产最终成为职业农民争抢的“香饽饽”。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农业生产过程分化更为精细,服务效能更加高效,进而有助于政府构建形成全覆盖的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精准、更高效服务农业。
  由于试点项目尚未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当前只能看到一些显性的成效,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关节点需要打通,财政补贴需要做什么改变,如财政补贴范围是否进一步拓展,如何防止资金截留、挪用、骗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都有待后续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记者表示,对此将持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