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何以“华辩”称雄

29.05.2019  09:34
西南政法大学何以“华辩”称雄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五月二十七日,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该校参加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夺冠团队亮相并谈参赛趣闻。记者 卢越 摄

    本报记者 李星婷   
  “西政夺冠,得益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坚持。”西政校辩论队顾问王安白教授称,作为一所法学高校,西政尤其注重培养思辨型人才——有独立人格和独立见解;不盲从;在尊重、包容的心态下进行创新。
  “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5月24日,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在北京故宫举行。决赛中,西南政法大学与清华大学围绕这一辩题进行了对决,最终西南政法大学以7∶2的比分夺得冠军。这是西南地区高校首次获得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冠军。
  5月27日,载誉归来的西南政法大学辩论队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他们夺冠背后的故事。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以重庆赛区亚军身份进入决赛圈
  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简称“华辩”,于2011年首次举办,是全球最权威、最专业、规模最大的华语辩论赛事。
  去年10月,第九届“华辩”在全球进行预选,共有来自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11个国家(地区)的535所高校参加。“重庆地区预选赛一共有9所学校参加。”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2015级行政法学院学生、二辩邹正源介绍,学校从校辩论队里挑选了8名选手组成两支辩论队备赛,这两支辩论队分别由4名大四和4名大三学生组成,以正、反双方进行对抗训练。
  在重庆地区预选赛中,西政输给了重庆大学,获得亚军。“当时的辩题为是否应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保护多数人的利益。”邹正源说,在这次辩论中,团队主要采取进攻战术,但对立论的展开和阐释不够,重庆大学则将论点阐释得很深入,“这场辩论赛为我们后来的比赛积累了经验。
  之后,西政与华南、华北等赛区的其他参赛高校进行了3轮5场的网络附加赛后,最终取得进入南京决赛圈的资格。
   辩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
  4月28日,全球“32强”辩论队云集南京。“决赛采用和足球世界杯一样的赛制,通过小组赛和淘汰赛选出两支队伍进行总决赛。”西政校辩论队主教练介绍,在小组赛中,32支队伍被分成8组,两两作战打比赛积分。
  16进8的淘汰赛中,西政对悉尼大学,辩题是“短视频平台对大学生学习利大于弊吗?”;8进4的比赛,西政与天津大学的辩题是“青年人更应培养自豪感还是危机感”;半决赛中,西政与大连理工大学的辩题是“生活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最终,西政和清华大学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在故宫举行,辩题是“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西政为正方,清华大学为反方。陈词、交锋、自由辩论、总结,激烈的辩论持续了一个小时。
  “本队最后3分半钟的总结陈词尤为精彩。”上述主教练称,四辩王楠在最后的陈述中以故宫文物修复师为例,对“幸福”的定义进行了升华——“怎么去感受幸福?”“你我的幸福,要靠自己奋斗!”“把对幸福的感受抓在自己手里,所以奋斗最幸福!”,这些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话语深深打动了现场评委和观众。历经16场比赛的西政,在决赛中以7∶2的比分夺得总冠军。
   多师同堂”引导学生用包容心态看待世界
  为什么能取得这次辩论赛的总冠军?对此,西政相关负责人称,这离不开学校对论辩文化的培育。
  1983年,西南政法大学创建演讲辩论协会,1995年,学校成立中文辩论队,并相继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协会、国际法模拟法庭联合会,开启外语辩论和专业辩论活动。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辩论人才,锻炼出优秀的辩手。近年来,该校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模拟庭审竞赛冠军等好成绩。
  “其次,这得益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坚持。”西政校辩论队顾问、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安白教授称,作为一所法学高校,西政尤其注重培养思辨型人才——有独立人格和独立见解;不盲从;在尊重、包容的心态下进行创新。
  “很多课堂是双师型课堂。”王楠告诉记者,比如《民法》《刑法》等很多课程,会有两名教师同台授课,围绕同一问题,大家提出不同见解,相互交流探讨。针对硕士、博士阶段的学生,西政还设有“六师同堂”“八师同堂”,比如《法学经典选读》一课,语言学教授会从词根词源角度阐释相关理论,社会学教授会举实证进行论证,哲学教授会从逻辑思辨角度进行论证,不同学科带来不一样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广大包容的思维方式。
  “在辩论中,我们懂得如何运用开放多元的思维看待和处理问题。”谈及未来,几位辩手充满信心,他们表示,会将这种包容的思维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