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基层社会治理走上“智治之路”
视频系统自动识别抓拍“举报”有人占道经营。记者 黄乔 摄
“小区16栋2单元有人丢了张废弃床垫,把路都挡住了,出行很不方便……”近日,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翠云花园小区居民张先生拍了几张“床垫挡路”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通过手机中“平安公众”APP,上传到了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综治信息系统”)。
两个小时后,该小区网格员便上传了三张床垫清理后的照片到综治信息系统中,并第一时间给予张先生回复。“这么大,这么重的床垫,没想到这么快就清理了!”张先生说,“通过翠云街道开发的APP,居民们反映问题和困难实在太方便了,而且还能随时查到办理进度,必须点个赞!”
据介绍,这套让张先生赞不绝口的信息化系统,是翠云街道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创新举措——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AI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社会治理平台。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智治之路”
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翠云街道位于两江新区核心地段,辖区内长安福特、福耀玻璃、建工未来城等众多知名企业、商业楼盘与福安、云竹路等农转非社区并立共存;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环保等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基层社会治理长期面临基础薄弱、力量不足、职能交叉等诸多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结合自身实际,给‘枫桥经验’注入现代元素,让社会治理进入‘智能时代’。”该负责人说,翠云街道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社会治理中,按照中央“9+X”综治系统标准规范要求,研发了这套综治信息系统。该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感知、AI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综治、信访、司法、群工、数字城管、公安视频等系统,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了辖区巡查、发现、治理工作“一体化”,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智治之路”。
开发APP 积极扩大公众互动参与社会治理
除了像张先生这样用手机App解决“床垫占道”问题,居民们的任何问题困难、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利用“平安公众”APP上传向社区街道反映。
张先生表示,像这样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居民们迅速便捷地参与社会治理,小到小区,大到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平安和谐。
“我们街道开发‘平安公众’APP的目的就是积极扩大公众互动参与社会治理。”该负责人说,企业或老百姓下载APP后,以图片、文字、音频、位置信息等方式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上传,系统后台会自动受理、线上派单、处置办结、信息反馈,辖区群众还可以查询办理进度,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及时地办理和反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据了解,该系统于2017年3月上线,截至今年11月17日,已受理各类事项42033件,办结41648件,办结率达到99%,做到了流转迅速、处置及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抓拍“举报”
11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在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综治中心看到,通过一块硕大的屏幕,19.1平方公里的翠云街道,辖区4个社区,119家企业,以及主干道,背街小巷的情况,都尽收眼底。
该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用鼠标随意点取一栋居民楼,该楼栋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及其相关信息,都一目了然。
这时,大屏幕上突然收到一条举报:翠云街道福安社区6栋1号附44号门口有人占道经营。不过,这次的举报者却不是网格员,也不是居民或企业,而是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抓拍并“举报”的。
“这条‘举报’信息不仅会发给我们综治中心,系统还会直接发送到市政人员手机里。”该工作人员说。
10分钟后,重庆日报记者通过综治中心的大屏幕监控看到,市政人员已到达现场执法……
“我们这里是两江新区首个街道综治中心。”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全国、全市和新区的统一部署,街道大力推动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运用即“雪亮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居民小区270余路视频摄像头改造升级联网工作,将850余路公安视频接入街道综治中心,实现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与公安应指系统的互联互通。
同时,引入人脸识别和AI技术,实现系统自动抓拍、自动预警、自动派单处理,为城市管理执法以及服务独居老人、社区矫正等特殊群体提供技术支持。
该负责人称,该街道以“雪亮工程”为基础,以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为综合运用平台,在新区直属街道率先建立高标准的综治中心,并于2018年7月获得了“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