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贫困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何以迅速提升?

24.02.2017  13:09

  新华社重庆2月23日电 题:一个西部贫困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何以迅速提升?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

  以提高分级诊疗基层首诊率为目标,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彭水县探索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每年提取各成员单位部分业务收入构筑“资金池”,将资金滚动、统筹投入到其发展中,极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以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基层就诊。同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较低,且报销比例较高,群众就医负担也得以降低。

   神奇“资金池”助基层医疗机构“逆袭

  站在宽敞明亮的医院大楼前,润溪乡中心卫生院院长晏树云依然记得当年的窘境。

  “2009年以前,卫生院就是一间70平方米的房子,我是唯一的医生,听诊器和血压计就是全部的诊疗设备。”晏树云说,“看着乡亲们看病只能跑到50多公里外的县城,我们也想过扩建业务用房,更新医疗设备,但卫生院根本拿不出几百万元的项目资金,只能干着急。

  2009年前,全县40家乡镇(社区)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狭小,3家乡镇卫生院无业务用房,仅8家配有黑白B超机、X光机等简单医疗设备,由于经营状况差且财政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设备无法及时更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形成了难以破解的“死结”。

  穷则思变。2011年起,彭水县开始探索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成立农村卫生管理中心为集团总部、各基层医疗机构为集团成员的新机构。集团总部每年统一提取各成员单位业务收入的10%和医疗纯收入的10%,并整合卫生事业经费等资金,构筑“资金池”,目标是破解基层医疗机构“缺血”难题。

  “当时,靠各医疗机构自筹资金扩建业务用房、更新医疗设备根本不现实,而‘资金池’就相当于医疗机构的无息借款平台。”彭水县卫计委主任代鸿说,该县从相对偏远、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入手,依托“资金池”对其分批进行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待资金到位或产生效益后逐年扣还,确保资金滚动、统筹使用于各成员单位。

  润溪乡中心卫生院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2011年以来,润溪乡中心卫生院从“资金池”累计借款180万元,已建成120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购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医务人员也从当年的1人增加至12人,已具备剖宫产、骨折等常规手术的能力。

  这家曾无人问津的卫生院一下子“火了”。2011年以来,卫生院年门诊住院从3400多人次增加至去年的1万余人次,业务总收入也从98万元猛增至280万元。当然,“资金池”对该卫生院提取的积累也随着其业务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不仅早已将其借款还清,其持续为“资金池”贡献的资金也统筹用于其他医疗机构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依托“资金池”实现“逆袭”。例如,高谷镇卫生院借款300万元买下医院旁边的地块,用于业务用房建设;汉葭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借款4000多万元扩建业务用房,购置西门子128排光子CT等先进设备……

  截至目前,“资金池”中累积的资金已达2.3亿元,已使用1.8亿元。2011年以来,彭水县已利用“资金池”改扩建乡镇(社区)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355个,新建业务用房面积6.9万平方米,是2009年的近5倍;新增医务人员494人,比2009年增加一倍,还实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诊疗设备的全覆盖。

   群众“用脚投票” 分级诊疗目标实现

  彭水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用脚投票”,不再往城里的大医院跑,而选择在基层就诊。

  日前,鹿鸣乡红岩村4组村民李国凡突患胃穿孔,被就近送到高谷镇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立即为其成功实施了胃穿孔修复术。转危为安的李国凡说:“没想到乡镇卫生院还能做这么复杂的手术,水平不比县医院差。

  数据显示,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别已从2009年的45万和2.7万飙升至去年的75万和5.4万。2015基层医疗机构总就诊人次已提升至全县总就诊人次的70%,提前5年实现了我国2020年分级诊疗基层首诊率65%的目标,群众“看病难”问题明显缓解。

   基层首诊”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与此同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较低,且报销比例较高,“基层首诊”目标的实现,还降低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去年12月,在重庆打工的向沈阳得了阑尾炎,他赶回老家彭水县润溪乡,在乡卫生院接受了阑尾炎手术。他说:“在润溪卫生院只花了780元,还报销了80%。

  来自重庆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1-10月,彭水县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27元和3235元,是重庆38个区县中人均费用较低的之一。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