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群特殊的“科学老师”吗? 他们或许陪伴过你的童年

09.09.2021  21:37

今天,重庆科技馆迎来12周岁生日。在科技馆里,有一群特殊的“老师”——科技辅导员,或许你跟他们打过照面,或许你还记得他们表演的有趣的科学实验。下周六,因疫情暂时中断的科技馆趣味科学实验室将再次开放,他们也将继续守候在科技馆,点缀着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世界。

扮演过公主的科技辅导员

9月8日结束的第七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西南赛区选拔赛中,科技辅导员郑博文和同事们创作演出的科普剧《少年》入围全国总决赛,以哪吒为主角,鼓励青少年敢于质疑、试错,大胆创新。

从2009年开馆时起,郑博文就进入了重庆科技馆成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最初,郑博文以为这份工作就是在展厅给大家介绍展品的科学原理,介绍要怎么玩。后来发现,科技辅导员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她和同事们创作了一系列科普剧,针对家庭亲子,进行科学普及,12年来观众数以万计,大部分是小学生,也有中学生和家长。

她自己就扮演过数十种角色:扮蚊子科普清洁卫生的重要性,扮企鹅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扮公主表演科学魔术……郑博文和同事们自己撰写剧本,制作道具,寻思着怎么样更好地寓教于乐,把科学知识和轻松的剧目融合在一起。

看着一批批小观众长大,从重庆科技馆收获了有用的科技知识,郑博文感到非常欣慰。

创作科学实验很“烧脑

科技辅导员徐晓萍也与重庆科技馆已相伴了12个年头。这次,她参与创作和表演的《“不倒翁”说》同样进入了第七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这是一个将杂技和科学结合的科学实验,为此她专门制作了一个高1.2米的不倒翁,目的在于告诉孩子们稳定的原理。

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徐晓萍介绍,科技辅导员本身就具有教师的定位,既可进行科普作品研发,又能表演,还能答疑解惑。她平时的工作包括设计各种科学实验。2012年,重庆科技馆建起了一个“趣味科学实验室”,每周末两场公开演出,做各种有趣的试验,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将难懂的科学原理,通过有趣的实验表达,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比如大气压、偏正现象、声音的传播……12年来,“实验室”共设计了数十个科学实验。

虽然小观众们看得兴致盎然,但在这背后,徐晓萍清楚,研发过程是一件挺“烧脑”的事,“想得头发都快抓秃了!”徐晓萍开玩笑说,不仅要富含科学知识,还要呈现出创意,还得有自己的特色。

徐晓萍6岁的女儿是“科二代”,从小在科技馆里长大,看过妈妈所有的科学实验,小姑娘总说,等自己再长高一点,就去报名成为“小小科技辅导员”。

虽然“烧脑”,但徐晓萍同样热爱着这份工作。作为一名特殊的“科学老师”,她希望将更多科技知识传播到青少年的中间。而对于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科技馆400多件套展品作为“教具”。“我们要让展品’活’起来,履行好科技辅导员的使命。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重庆科技馆 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