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7月24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关于我市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的态势,1月至6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28项计划目标中,有10项进展好于预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9项滞后于预期;9项属年度统计,无法检查半年进度。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
工业增加值增长1.8%
报告显示,我市工业经济缓中趋稳。其中,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7.5%、7.1%、83.4%和531.8%。2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支柱产业稳定增长,电子制造、材料、能源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9.2%和6.8%,企业亏损额下降17.2%。SK海力士二期、长城汽车永川基地等41个项目开工建设,惠科液晶面板等56个项目按期达产。
上半年,我市新签约项目952个、协议总投资4756亿元,其中江北、九龙坡引资合同额均超过800亿元。
投资增速逐步回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
报告显示,我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其中,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3%。已开工73个项目,占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总数的31.6%。
上半年,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2%,其中交通投资增长16.6%,城建投资增长14.4%;697个市级重点项目基本达到投资计划进度,巫山至大昌高速公路、快速路四纵线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三期南段、悦来水厂三期、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开工建设,江津至习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消费市场运行企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市传统消费持续活跃。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3.7%、16%。会展直接收入100亿元,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提高到1∶8.9左右。
新兴业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47.4%,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
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完成交易1052万单,增长112.3%。
改善性消费热度不减。通讯器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等改善性消费分别增长28.6%、11.1%和26.9%。
农业发展持续平稳
农业增加值增长4.2%
在农业方面,我市新发展特色产业150万亩,晚熟柑橘产值增长20%,新认证“三品一标”115个。
同时,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推进扎实,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40亿元、增长20%,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06亿元、增长25%,新认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01家,涪陵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38个试点村盘活闲置土地3.8万亩,入股资产2000余万元。
新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400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500个,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760人。
创新驱动进展明显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8%
上半年,我市创新主体持续增多。新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1354家,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8079家,比去年底增长20.1%,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签约落户。组建技术创新联盟10家。启动实施创新研发专项1520项,安排经费5.5亿元。全市专利授权18739件、增长42.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20件、增长9.6%。
同时,我市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创新要素加速聚集。永川、荣昌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1个,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
重点改革进度加快
“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
半年来,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关闭烧结砖瓦企业184户,化解船舶过剩产能2万载重吨,处置非国有“僵尸企业”6户,重钢完成司法重整后产值增长99.4%。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
我市“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备案类、核准类的企业投资建设总审批时限由110——170个工作日压缩至60——75个工作日,全面实行“三十一证合一”,累计整合政务信息资源1230类。
开放合作进步较大
进出口总值增长11%
目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已成功开行,砂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新加坡新科电子中国西部总部、莱佛士医疗集团等一批企业落户,中新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投资79亿元。
自贸区建设方面,我市取得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11个,新引进项目396个、总金额1010亿元,新增企业4206户、占全市比重8.1%。
此外,我市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38亿元,中欧班列(重庆)开行435班,渝黔桂新开行184班,江津综保区成功封关运行,“西洽会”签约金额5096.7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以上。
社会民生保障有力
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
报告显示,半年来我市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控制目标低0.5个百分点。同时,脱贫攻坚纵深推进。落实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9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完成2.2万人,开州、云阳、巫山已接受国家脱贫摘帽验收。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我市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1+3”政策文件。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57天、同比增加10天,1576家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3676次,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国家验收。建成城市污水管网210.3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3.54万户,全面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