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是电商却选择拔草 大学生打暑期工,先学专业还是先吃苦?
大学生小张在渝北一小区做暑期工,和师父一起清理落叶。
近日,有三名大学生趁着暑假来到渝北区松牌路一小区,做暑期园林工进行社会实践,每天跟着老员工打理花草、浇水拔草。他们每天都要早起,甚至会顶着烈日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只有几十元钱。他们觉得,在家里闲起太难受,就是要找点儿事做。
想选专业对口的职位
但都要求有工作经验
张仁悯(化名)是我市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念电子商务专业。前日下午3点多,他跟着师父在小区的绿化地里浇水、拔草、除落叶、捡树枝,工作快一个月,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如今动作娴熟,俨然一个老手。
打暑期工,对张仁悯来说并不陌生。以往的暑假,他在闹市发过传单,在商场车库里做过车辆引导员……今年暑假刚放,他就开始做打算,原本想找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在网上浏览了一圈后发现,和专业相关的职位都需要工作经验,只好作罢。他在网上投了好几份简历,最终得到了这份园林暑期工。
为了方便工作,张仁悯在外租了房子。来到岗位报到后,负责人给他交代了工作内容。初来乍到,张仁悯亲切地称呼老员工“师父”。在师父的带领下,他很快将工作熟悉起来,到现在,他能独自承担起小区一部分区域的工作了。师父对这几位来做暑期工的大学生频频点赞:“几个小伙子很不错,肯吃苦。”
“毕竟是夏天,说不热肯定是假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皮肤变粗糙了。”张仁悯笑着说。他坦言,对于找暑期工,他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只是想在假期里找个事儿做,不管是什么工作,总归是在体验生活。“要不然在家闲着太难受了。”在确定工作后,张仁悯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远在老家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想法和举动,父母表示支持。
体验园丁的辛苦劳作
想买手机都舍不得了
同样在小区里做园林暑期工的刘勇(化名)刚结束大一的学业,趁着暑假,也想学点东西,顺便挣点零花钱。刘勇在校学习的是土木专业,他搜索了和专业相关的行业,一样的,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刘勇通过中介找到了这份暑期园林工的工作,当父母得知后,觉得这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有差别,认为儿子应该去找和专业相关的行业实习。
刘勇做社会实践的经历并不少,在酒店、火锅店、冷饮店都做过服务员。今天,刘勇和另外一位伙伴就要结束这份工作了,说起这次做园林工最大的感受,他直言“挣钱太不容易了”。原本,刘勇想要给自己买一部新手机,但当他拿到工资想去购买时,想起这一个月来的辛苦和汗水,有些舍不得了。
说起以后做社会实践,刘勇说他会找一些没接触过的岗位,尤其是自己专业对口的建筑类,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
市民讨论>>
有人说应该针对性地实践 有人说吃苦耐劳也是学习
暑期,不少大学生都会去做社会实践,是选择对口的专业,还是仅仅找份工作进行尝试?
渝中区的谭先生认为,这几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专业能力的提升好像并没多大作用,“社会实践并不就是盲目地付出劳动,应该是更有针对性的方式。”
在西南政法大学读大三的李同学说,她很佩服这三位同学,换做是她自己,肯定坚持不下来。大学假期时间比较富余,她可能会用这个时间去学一项技能,或者约朋友去旅游。她曾经为了出去旅游,又不想向父母要钱,就去做家教。“待在室内不晒人,收入还不错。”
在一家传媒公司实习的江同学则认为,大学假期的实习,应该早些找到相关单位学习经验。他有着很明确的目标,毕业后就想从事这一行,在每年的暑假,他都会去到不同的公司实习,学习经验的同时,也能积累一些资源。
家住渝北区的金女士说,能够在烈日下工作,还坚持一两个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样的吃苦耐劳已经很了不起了,应该给他们点赞。她倒不认为选择这样的工作没有意义,对于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安逸地待在空调房里玩手机、打游戏,而不会选择出来工作。作为学生,工资只是一方面,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这本就是“学习”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专家观点>>
政府和学校可提供专业实践机会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太红认为,在暑假期间做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但是更希望真正让大学生去做与专业有关的事情,培养专业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如政府和学校提供跨专业、跨学校的专业实践项目,由专业课教师组团带领学生深入到城乡社区,利用假期和周末开展1~3年的社区调研、发展策划、居民辅导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持续性的社会服务行动帮助城乡社区发展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成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李娜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