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这里造出新中国第一条钢轨,将变重庆“798”

06.02.2018  09:42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中展览的物品。

饱经历史沧桑的重钢在中国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重庆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重庆钢厂也成为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存。

近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正式发布,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重庆钢厂和816工程等3处工业遗址入选全国首批100个保护项目。

1月31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大渡口区李子林片区,探访重庆钢厂的“前世今生”。

△镇厂之宝,8000(HP)马力蒸汽机。

镇厂之宝:

8000(HP)马力蒸汽机是全球唯一

原重钢型钢厂位于大渡口区李子林,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蜿蜒而下,除了进进出出的大货车,路上没什么人,地上到处可见货车压出的大坑,由于当天刚下过雨,地上全是稀泥,大卡车在泥泞中颠簸行进,货车一过,能溅起1尺多高的泥浆。

刚进厂区,就能嗅到一股厚重的工业味儿,老厂区仍然保留着厂房、车间、机器,厂区中间最显眼的位置,就是重钢早期工业设备活化石—8000(HP)马力蒸汽机。这台机器长10米、高2米、重250吨,立在正中,非常引人注目。

这个机器全世界仅存这么一台了。”据大渡口区博物馆馆长李国洪介绍,1906年,清朝洋务运动末期,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锻造中国钢铁工业,从英国谢菲尔德市引进了这台机器,当时这台蒸汽机代表着世界工业的最高水平。后来这台机器连同其他设备一齐被转运到重庆。1950年5月10日,重钢工人用这台机器作动力,试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

△镇厂之宝,8000(HP)马力蒸汽机。

这可是我们重钢的宝贝哦,老重钢人都晓得它的故事。”说到8000(HP)马力蒸汽机,重钢的老员工母俊红非常骄傲,他现在还留在厂区,主要负责安保工作。

母俊红说,他的婆婆爷爷都是老重钢人,因为这台机器所需的燃料煤炭和铁矿原料要从綦江运来,当时爷爷就在綦江煤矿做工。蒸汽机的故事也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为保住和日军奋战的工业本钱,将此机器连同其他设备转运到重庆。在途经宜昌时,敌机来袭。轰炸中,巨型蒸汽机的一个重要部件飞轮曲拐轴不幸被炸入长江,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打捞出水,于是工厂重新修复了这台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见证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也成为英国人竭力想保存的历史文物。”李国洪馆长透露,前些年,英国人曾提出高价购回这台机器,被重钢婉言谢绝了。

△保留下来的火车头。

前世:

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厂

重钢的前身为汉阳铁厂,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9月6日奏准创办,是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厂。

后来,为了解决汉阳铁厂铁的销路,张之洞创办了有名的汉阳兵工厂。

数十年中,汉阳铁厂炼出的钢铁源源不断就近送进兵工厂,然后变成有名的“汉阳造”步枪,在八年抗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抗战时期,汉阳铁厂搬迁成立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

厂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一要有大河,便于运输;二要有山,便于隐蔽的条件。几经勘察,确定距重庆水路20公里的巴县与大渡口镇相接的黄家湾一带为厂址。

1938年3月,华中重镇武汉失守前夕,逆江而上,迁渝重建,实现了中华民族钢铁工业的战略大转移。

△生产车间。

今生:

厂区内的厂房、车间都得以保留

厂区内,还可以看到第一根铁轨、飞机、火车头、钢包……每一件物品,都饱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故事。厂区中间的一间老厂房,现在已入列“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立在厂区一角的一架运-5型飞机,是中国第一代轻型多用途飞机,属于重庆三峡通用航空公司。“这个飞机还是从万州运上来的。”母俊红说,在厂区展示的两台火车机车也曾服务于重钢运输部,承担着厂区内半成品和原料的运输工作,为重钢厂的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8勇士”的雕像群。

沿着厂房旁边的一条路走到底,会看到“18勇士”的雕像群,由总体长12米、高1.5米的18个人形铜像,以及一辆东方红号内燃机车头组合而成,这些铜像站立在原重钢老厂房的房梁上。他们或坐或站,造型各异,仿佛在诉说当年的故事。

据李国红馆长介绍,1949年11月30日,这17名工人不顾生命危险,抢运出一箱箱由国民党反动派埋放在工厂的炸药。就在炸药还剩三分之一时,定时炸弹爆炸了,17名工人全部牺牲。加上因策动工人护厂而被枪杀的烈士胥良,后人称他们为“18勇士”。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重钢,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母俊红感慨道。

△高大的2号烟囱。

将打造成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厂房内标志性的3根大烟囱,也得以保存。这几根烟囱特别高,就犹如3个巨人屹立在厂区周围。

对于这几个大烟囱,老重钢人也深有感情,母俊红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听父辈们讲过,当年因为烟囱太显眼,很容易成为日军的轰炸的目标,于是工人们用树枝做成伪装物套在烟囱上面,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宝塔,以此方式避免日军的轰炸。

随后,记者在大渡口区博物馆内的一张老照片上,看到了被伪装成宝塔的烟囱。

67岁刘吉蓉在大渡口生活了40年,对大渡口和重钢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重钢迁离大渡口时,她就以写信的方式建议保留烟囱塔。据李国洪馆长介绍,这几个烟囱的加固和外观修缮已经完成,以后市民可以来参观。

如今的老厂区已看不到斑驳的锈迹,而像是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让陈旧的厂区有了现代感。因为这里将被改建为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园区将充分利用重钢留下的老建筑、老厂房、老设备等加以保护与改造。

将通过情景化、故事化序列,对重庆的开埠、抗战、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重要人物事件和辉煌成就进行梳理和展出。以后,这里可能成为重庆“798”。

如水流逝的,是岁月;永不磨灭的,是记忆。

我们在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看到的,是浓缩的重庆百年工业史。

△厂区内保留下来的设备

新闻多一点>>

重钢历史变迁

1、1890年9月6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奏准创办了汉阳铁厂(重钢的前身),是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厂。

2、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存民族工业的血脉,1938年,组建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简称钢迁会),负责拆迁汉阳铁厂及武汉附近其他各钢铁厂的机器设备,运往重庆。选大渡口为厂址建设新厂,汉阳铁厂的名字被钢迁会所代替。

3、1949年3月1日,钢迁会改番号为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厂。

4、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二十九兵工厂。重钢曾先后更名为西南工业部一零一厂、西南钢铁公司、重庆钢铁公司、重庆钢铁(集团)公司。

5、1995年6月,改制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摄影 雷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