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税港区探路“贸易多元化”

10.02.2015  20:10

  深处西部内陆的重庆,正迎来一场贸易多元化的变革。

  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确定在重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启动贸易多元化试点。

  为外向型经济注入新活力

  站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大楼远眺,集装箱码头内,卡车往来穿梭,一个个集装箱货柜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码头后方是一座座大型物流仓库。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以下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成立于2008年,是我国首个拥有“水港+空港”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目前,这里已经入驻加工、物流等类型的企业超过700家,其中包括3家全球知名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

  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12月封关运行至今,该保税区已累计生产笔记本电脑5900多万台,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水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140万标箱,居内河口岸第一;空港国际航空货邮量达25万吨,居内陆第一;重庆周边货物转口货运量达40%,体现出对周边地区强大的集聚辐射效应。

  重庆海关副关长涂琳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务院试点批复文件,重庆保税港区将在现有规划面积内划出专门区域作为贸易功能区,开展贸易、物流和流通性简单加工等业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年,重庆以发展加工贸易为着力点探索建立内陆型开放型经济体系,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货物贸易迅速增长,目前加工贸易额已经占到全市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来自重庆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5863.2亿元,同比增长37.6%。

  “目前,重庆的加工贸易已经连续几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下一步,我们要在继续保持加工贸易的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重庆贸易的业态。”重庆外经贸委主任徐强说。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重庆两会上获知,重庆市政府今年将大力发展新型服务贸易,推进保税区贸易方式创新,发展融资租赁、进境入区维修、委内加工、离岸贸易等新型业务。

  释放1+1大于2效应

  重庆保税港区的贸易多元化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重庆两路寸滩海关关长孙熙勇告诉记者,目前,重庆海关已经在重庆保税港区现有范围内规划出了2.45平方公里的“贸易功能区”,其中“水港”贸易功能区面积0.59平方公里,“空港”贸易功能区面积1.86平方公里。

  现阶段,重庆海关已经完成了贸易功能区围网和卡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海关内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记者了解到,贸易功能区的招商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贸易功能区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截至1月22日,区内已经引入了20多家贸易和物流类企业。”重庆保税港区副总经理黄曲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从招商方向上看,贸易功能区内今后将重点吸引贸易类企业的进入,并随着贸易业态的集聚发展,进一步拓展到依托贸易衍生出来的小贷公司、融资租赁、保险保理等金融服务业方面。

  涂琳介绍说,重庆海关将吸收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创新监管理念及制度,引入服务贸易、金融租赁、展示展销等新兴业务形态,促进贸易功能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的联动,以贸易多元化带动重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实际上,近年来,重庆海关为了进一步服从、服务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推动重庆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在监管和服务机制上做出了不少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比如,结合重庆保税港区的特点,重庆海关采用GPS定位系统和“预结关+转关”的通关监管模式,在对保税港区出口货物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了“入区即退税”,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内陆地区企业出口退税滞后的问题,使出口货物转关核销率达到100%。

  记者在位于重庆保税港区的“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看到,这里聚集了包括珠宝、名表、服装箱包、化妆品、母婴用品等在内的超过3000种进口商品,不少市民正在选购进口货。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可以算作是重庆保税港区贸易多元化试点的第一个创新项目。“保税港区原来的功能主要就是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这里面没有贸易,要交易只能到区外进行。”孙熙勇说。保税商品展示展销业务,一方面可发挥特殊区域仓储物流、分拨配送等功能优势,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服务贸易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的消耗,通过先销后税减轻资金占用,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此次在开展贸易多元化试点的主要方向上,重庆海关也有自己的一些考虑。“主要是结合国务院赋予的新政策以及重庆当前发展的实际来进行设计,从而实现贸易多元化政策与原有优惠政策的整合、叠加,达到1+1大于2的效应,但是试点方案还没有最后确定。”涂琳介绍,从方向上,大致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借助企业所得税为15%的政策优势,发展生产生活资料、服务贸易展示展销市场,促进贸易多元化发展,并引入药监、文化等部门的许可制度,形成许可制度方面的优势,促进研发类业务的发展;二是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利用贸易功能区保税仓储功能,开展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实现网购商品仓储、物流分拨配送集约化、低廉化,促进相关金融结算、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金融租赁企业入区开展业务;四是利用渝新欧通道以及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打造西南地区的进口汽车展示基地,鼓励贸易功能区内企业开展与贸易相关离岸贸易等业务。

  为企业带来便利和收益

  贸易多元化试点,对于贸易功能区内的企业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被赋予了一般纳税人资格,在享受国家税收红利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重庆海关加工贸易处副处长王文捷告诉记者。

  今后,随着贸易多元化试点的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不再只是做生产商,还可以在贸易功能区内做贸易商了,企业进口的产品在特殊区域内就可以直接面向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免掉了区外注册代售企业的环节。

  重庆中航物流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姜杨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在保税港区内,如果要兼顾国内市场,需要在保税港区外租赁一个非保税仓库,同时需要新注册一家区域外的企业,并且需要建立两套账。目前,公司有两个仓库,保税库和非保税库各一座,由于两库之间相距约5公里,所以两个仓库仅须各配备一名库管。

  以每个库管人力成本每人每年35000元算,如果在贸易功能区内可以实现内外贸业务一体,一方面可以将人力成本下降50%,另一方面可免于企业成立两家公司,建立两套账目的麻烦。此外,由于库房性质不一样,在货物清关后需要在不同库房中调配。运输和装卸必然增加客户的营业成本。如果贸易功能区能够将非保税货物进入保税仓,预计能给客户节约15%左右的运营成本。

  企业不仅经营成本降低了,货物的周转和通关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高。王文捷告诉记者,重庆保税港区的监管模式为“卡口+围网”,而贸易功能区今后则更注重过程管理,即通过电子账册管理,明确了货物状态,弱化了“卡口+围网”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货物的周转和通关效率。

 

来源:重庆日报网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