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底有多少个大佛寺?看过来……

29.03.2017  09:19

佛像反映了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创造力。雕塑家遵照佛教的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充分反映了古代工匠在艺术上高深的

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在重庆,古人对于神明的崇敬也不例外。千百年来,华严寺、罗汉寺、慈云寺等佛寺庙承载了人们的信仰,而在重庆最多的还要数叫“大佛寺”的寺庙。那么,在重庆到底有多少大佛寺呢?马上跟小编一起去抱抱佛脚吧。

南岸大佛寺

重庆大佛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西临长江,筑于俗称弹子石、为摩崖石刻大佛背倚的小山上,现和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东岸相邻。

面向长江的大佛摩崖石刻由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政权时所凿造。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1357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率部入峡,于1363年一统全川,建国号曰大夏,定首都于重庆。明玉珍本不姓明,入“明教”后改为明姓。明教崇尚光明,反对黑暗,认为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光明世界就会来临,百姓美好生活就会实现。基于这种信念,明玉珍这才命邹兴在长江南岸凿石刻像,高 7.5米,肩宽2.5米的弥勒大佛坐像,在明教徒眼里,那是圣洁的光明之神。

作为临长江的第一大佛,大佛寺的摩崖石刻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还有水文价值,以前来往的船只都通过该石刻来判断长江的水位。

大佛寺历史上曾经香火茂盛、佛音远扬。迟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大佛寺仍是“殿堂庄严雄伟。寺中建筑有五佛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皇殿、毗卢阁、望江亭.....僧人曾达数百之多,还曾是民国时期重庆佛教华严学校校址。现仅存五佛殿,其重檐歇山式殿堂重建于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但殿中供奉的五座佛教圣像,却是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始建,距今五百九十多年。

江津石门大佛寺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江津石门镇平等场西南长江边上,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背靠着危崖绝壁,藏于茂林修竹之中。

大佛寺始建于何处,专家颇多争议。根据明万历《蜀中名胜记》中记载:“县西四十里,有石羊驿,其地亦名石门,对壁江上刊大佛,有大佛寺,故相张无尽所创……”,大佛寺造像应建于宋代徽宗年间,又据寺内清同治八年(1896年)"重修大佛寺碑记"记载和造像的形制和雕刻技法,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始建年代应属明代早期。现在我们看到的大佛寺建筑为清乾隆年间改建。清同治八年又对大佛寺进行重修。民国初年,再次对大佛寺进行过维修。

石门大佛寺建筑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是我国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古寺依山而立,面对长江,层层叠叠,七檐飞翘,气势磅礴。大佛寺及石刻造像是江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选择建于长江边上,除了其本来的宗教意义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用来镇压水患,这对研究当时长江水利状况也具有重要意义。石门大佛寺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长江上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开县南雅大佛寺

南雅大佛寺,座落在重庆市开县西南部的南雅镇。寺内大佛,依山而立,就岩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颔首,盘腿打坐。

大佛寺20世纪50年代初为破“四旧”,拆除庙宇,废作他用;60年代“文革”期间有人炸掉了直径一米多的大佛脑袋,只佛身尚存。1997年初重新修葺大佛,恢复了大佛的本来面目,并修复了寺庙的正殿。

南雅大佛始建于唐朝末年。相传,唐末天祐年间,哀宗李祝执政(约公元904——907年),朝政腐败,苛税甚重,长江流域连年洪水成灾,民不聊生,尸横遍野,劳动人民怨声载道。

时有一下河石匠姓冯(湖北人,擅长地理),妻儿丧尽,为生计经巫山流浪四川,行至南雅,见河东红崖坡下有一天然石洞可以栖身,便在此居住。白日挨门乞讨,聊度余生。是年四月初八晚,偶得一梦,见释迦牟尼佛立于洞前,示言倘能塑佛金身于崖壁之上,保其终生康泰。醒后出洞视之,见崖壁上隐隐呈现金色佛光。急跪祷告,愿以毕生精力塑像立寺。尔后每日挥汗凿像,不畏烈日寒风终年不停,历时43年,佛像初具。

潼南大佛寺

潼南大佛寺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一公里的定明山下。 大佛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

这里不仅有世界第七、第一大室内装金摩岩大佛、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七檐佛阁"、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全国最大的摩石刻书法顶天"佛"字、罕见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胜景,还保存有始于隋、盛于唐宋、继于明清、迄至民国,延续时间长达1400多年之佛、道二教摩崖造像,并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朝庭重臣的所撰写的碑文楹联、碑刻、题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潼南大佛寺创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寺中的七情台尤为神奇。七情台古称"大佛洞",又称"石磴琴声"。42级宽大的石磴,摩崖而凿,宛若42根琴弦,当游人拾级而上时,脚下便会发出"咚咚"的琴音,更为奇妙的是,其中七级回声特别清越洪亮,犹如槌击编钟,又似弹奏乐器,故称"七步弹琴"。"石磴琴声"凿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比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还早建1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永川大佛寺

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大佛寺,是永川规模最大的佛教胜地。该寺位于黄瓜山最北端,依山而立,坐南朝北,始建于清初,盛于同治,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依山而建的永川大佛寺占地面积40余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五百罗汉堂五个殿堂,富丽堂皇,新修钟鼓楼、济公亭、寮房、办公大楼、斋堂、养心阁(茶园)等,功能齐全。佛像庄严慈祥,梵音清雅,每个月初一、十五香火旺盛,每年三个观音会(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一天就有1至2万多香客前来祈福,更是一派繁荣景象。寺庙晨钟暮鼓常年不断,朝暮课诵、佛菩萨圣诞佛事、皈依仪式等佛事活动丰富多样。

关于永川大佛寺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相传,元末明初时期,黄瓜山住着一户刘姓人家,儿子刘易,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后来父母因为瘟疫病逝,伤心至极的刘易开始学医救死扶伤、广做善事。 15年后,刘易突然无病梦逝,前来为他举丧的乡里发现他不仅身不腐烂,还发出一股香气,此事不胫而走,人们都说是刘易成仙,于是打开刘家房屋,将之改成一座寺庙,几个信奉佛教的人留在庙里担当日常护理,使之香火不断,后人称此庙为大佛寺。

原标题:重庆到底有多少个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