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幸存者祭拜死难亲人 “00后”和“10后”也来了
“六·五隧道惨案”已过去了八十年,但遇难的同胞并没有被遗忘。
4月2日,社会各界人士来到重庆渝中区较场口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为遇难同胞进行清明节扫墓,默哀并献上一朵小白花寄托哀思。
“每个清明节我们都会来看望他们,铭记历史,不忘使命!”大轰炸遇难者家属、抗美援朝老兵粟远奎说。
她带着父母照片来祭扫:“每年清明都是最想念爸妈的时候”
在一个花圈的下方摆放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年轻男子长相俊朗,着白衬衫、打领带,女子端庄大方。
“在我的世界中,爸爸妈妈就是一张照片,这一生就在唯一的照片中获得父爱和母爱的慰藉。”今年83岁的曾宪君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重庆商会职员,年轻有为、收入丰厚,妈妈美丽端庄、勤劳善良。
然而,1939年5月4日,在日本飞机对重庆的轰炸中,父母与她天人相隔。当时他们原本在外请朋友吃饭,外婆发现他们没回家后,便去餐馆寻找。“外婆发现餐馆那栋房子全部被炸毁,残垣断壁,到处是浓烟和刺鼻的硫磺和焦臭味。当时外婆就晕了过去。最后甚至连父母的遗体都没找到。”曾宪君道。
还在襁褓中的曾宪君就此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父母。她牙牙学语时,外婆拿着她父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让她看着照片叫“爸爸妈妈”。
后来,外婆带她回到了璧山乡下,靠着舅舅们每年给的两担谷子生活,自己14岁时就做了童工。
“父母已经离开83年了,我无时不刻不在想念着他们,特别是每年清明。每当遇到难事,无人倾诉时,我就拿着父母的这张照片偷偷掉眼泪。如果不是可怕的战争,我会拥有一个多么快乐和美好的人生。”曾宪君说,每年清明节和其他纪念日,她都会带着父母的照片来到大轰炸遗址追思,“我希望不要再有战争,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父母的爱中快乐地长大。”
亲人遇难他扛枪保家卫国:“80年来思念从未停止过”
“她们平时很疼我,有什么好吃的总会多给我一份……”1941年6月5日,在较场口大隧道惨案中,粟远奎永远失去了两个姐姐:“我们三个孩子名字的前两个字都一样,后一个字两个姐姐一个是勤、一个是秀。”这八十年来,粟远奎不记得多少次想象过,如果姐姐们还活着,她们一定会有一份热爱的工作,一段幸福的婚姻,有可爱活泼的孩子,管自己叫“舅舅”。然而,这一切都在那次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中灰飞烟灭。
当时,粟远奎的父母带着三个孩子逃进隧道躲避轰炸,最终两个姐姐窒息而死,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从此,向往和平,让家园不再受屈辱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
重庆解放后,粟远奎参了军,并奔赴朝鲜,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还立了两次三等功。
退休后,粟远奎加入了重庆大轰炸对日索赔团。虽然目前对日索赔已告一段落,但粟远奎认为,索赔并非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侵华日军的暴行,让两位姐姐安息,“只有铭记历史,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才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祭奠!”
身留旧伤的耄耋老人:“至今常梦到令人窒息的防空洞”
83岁的简全碧右侧肋下那道碗口般大小、长6厘米、深达4厘米的伤痕已呈褐色,伤口直到现在仍隐隐作痛。
她出生在渝中区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律师,将她视作掌上明珠。
1939年5月4日和1940年8月19日,简全碧的家先后两次遭遇轰炸。第一次,她家约170平方米的房子被炸毁,母亲当时怀有身孕,看到家中惨状,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第二次,因为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先抱着妹妹,扶着母亲到防空洞避难。祖母随后也抱着她出门,一颗炸弹落下,祖母一把将她推开,自己却不幸遇难。简全碧也被飞溅的弹片击中,身受重伤。
家里从富裕到落魄,妹妹也被迫送给别人抱养,从此再未谋面。“直到现在,我都常梦到躲在黑暗而令人窒息的防空洞里,呼喊着母亲的名字,周围全部是沾满鲜血的尸体……”如今的简全碧已是满头白发,说到遇难的亲人依然红了双眼,“每年清明节,哪怕是拄着拐杖,我也一定要来当时家附近的大隧道惨案遗址走一走,历史不能忘啊!”
大轰炸幸存者后代:从小树立珍爱和平的意识
和往年清明节纪念活动有些不同的是,现场来了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其中不乏“00后”和“10后”。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大三学生赵然和同学们在遗址上放上了一朵小白花,并脱帽默哀。家在外地的赵然来到重庆后,才了解到这段惨痛的历史,并准备和同学们为大轰炸幸存者们拍摄一部纪录片。
她认为,这样的纪念活动应该持续下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离那个年代也越来越远,但是对历史的记忆不能淡忘,必须要正视这段历史,永远铭记!”
作为大轰炸幸存者的后代,育英小学六年级的王梓铭小朋友也来了。当年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的曾祖母带着孩子四处逃难。虽然王梓铭还不太能理解历史,但父母依然经常跟他讲当年的故事,并专门带他来祭扫,让他从小树立起珍爱和平的意识。
据了解,大轰炸隧道遗址正在进行封闭整修,今年内将以新的面貌重新开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