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规模生产有益昆虫

01.11.2016  00:38

  现在,凯锐农业正在探索生产多种害虫的天敌——螳螂。记者 罗芸 摄

  开栏的话

  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市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的重大抉择。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主要农作物稳产增产、特色产业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即日起,本报推出“科技创新兴农富民”系列报道,就我市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关注“三农”。

  (记者 罗芸)我市正在探索“以虫克虫”模式,让农作物免遭害虫侵害——饲养农业害虫的天敌昆虫,在通过生物防治减少因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安全性。10月17日,发展此项目的凯锐农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该公司将生产天敌昆虫5千万至1亿只,可辐射10万亩设施农业。

  凯锐农业是由市农科院部分科技专家组建的一个农业科技公司。该公司在重庆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起了现代化玻璃温室1000余平方米,作为有益昆虫规模化饲养平台。

  有益昆虫饲养技术负责人郭萧博士介绍,有益昆虫是以农业害虫为猎物或寄主的昆虫。像瓢虫的成虫,可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被称为“活农药”;也有像寄生蜂那样,将卵产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通过孵化的幼虫取食寄主身体,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饲养黄猄蚁控制柑橘害虫的记载。”郭萧表示,现在全球有上百家公司生产商品化的有益昆虫,但在我国西南地区,类似企业还较少。

  目前,凯锐准备从生产本地瓢虫起步,发展有益昆虫的商品化饲养。郭萧介绍,届时瓢虫的年产量可以达到1千万只,按每亩施放200只计算,亩成本在40元至60元之间,略高于用农药防控的成本,但可以减少超过50%的农药用量,在有效减少因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现在对有益昆虫感兴趣的,都是利用大棚等设施农业进行生产的业主。

  该公司正在对本地昆虫做进一步的研究,准备陆续推出螳螂、寄生蜂等两三个“新品种”,满足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田间生物防治的需求。到2020年,该公司将年产各类有益昆虫0.5亿至1亿只,产值达到1千万元,辐射10万亩设施农业,创造间接经济效益1亿元。

  据了解,由于饲养的都是本地昆虫。它们在消灭大量害虫后,由于食物匮乏及天敌的存在,种群数量将回归到正常状态,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