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举措推动“十二五”乡村旅游发展

16.03.2016  10:12
      “十二五”时期,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46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88亿元。截止2015年末,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管理、技术、服务、生产、销售服务的人员达到38.9万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30万人。
      一是抓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市级专项规划,指导有关区县编制完成了乡村旅游规划。积极配合国家旅游局编制《长江旅游带发展规划》等规划,力争向国家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在《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庆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明确将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对全市乡村旅游工作的规划指导。
      二是抓项目建设。将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旅游度假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范畴予以重点开发建设,成功推出了南川生态大观园、城口亢谷、铜梁奇彩梦园、涪陵大木花谷、永川黄瓜山、綦江永新镇梨花山、荣昌万灵山、石柱八龙莼乡休闲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培育了一批特色突出、景致独特、文化鲜明、民俗多彩、乡风文明、生态怡人的乡村旅游景点,初步形成了都市乡村休闲观光发展核、城市发展新区乡村休闲度假发展环、长江三峡乡村生态度假带和武陵山乡村风情度假带的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三是抓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了对全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乡村旅游集聚区道路、厕所、停车场、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标志标识、接待设施、游客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条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所有乡镇通油路、水泥路,行政村和撤并村全部实现公路通达。在全市高速路、城市快速干道及其他道路上,安装了1834块旅游交通标志牌,建成“网上村庄”电商村91个,推动了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70座,综合考核列全国各省市第5位,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四是抓宣传营销。策划举办了旅游“四季歌”、石柱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节、中国大巴山(重庆城口)消夏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形成了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节、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巫山红叶节等批知名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本市以及周边省市大量游客。用好社会资源,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组织贫困区县参加市内外各类乡村旅游节会论坛活动,共同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积极利用公众信息网开展网络营销,推广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水平。
      五是抓品牌建设。近年来,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2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4个、名村7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17个、示范乡镇17个、示范点113个;市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0个、名村10个,星级农家乐866家。同时,我市41个村、30个模范户、300个致富带头人和300家农家乐、分别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和“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江津李家村获得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六是抓乡村旅游扶贫。研究制定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从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规划引领、产品打造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乡村旅游扶贫;组织我市18个旅游资质设计单位结对帮扶28个贫困村,为贫困村提供了免费智力支持和规划指导服务;大力推动全市126个纳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的乡村旅游扶贫;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旅游扶贫工作会议,传达落实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精神,明确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工作重点;牵头组织市旅游局扶贫集团成员单位一对一精准帮扶奉节县47个贫困村。
      七是抓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全市贫困区县乡村旅游试点村村官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乡村旅游扶贫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每年聘请国内外著名旅游学者、教授、管理者对全市旅游行业特别是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和旅游扶贫带头人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