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佛图关上姚公场的传说
佛图关白骨塔
重庆有个佛图关,就是现在大坪医院、电视发射塔那一片片。
这佛图关为重庆三关之首,其它两关都在中梁山上,山东面为二郎关,山西面是龙洞关。佛图关是关,就有关城,有城就得有兵守卫,有兵就得有官来带。所以就有了一个姓姚的官,带着兵守在这里。
因为这官姓姚,后来这佛图关一带成了姚公场,是巧合吗?非也,就是因为这姓姚的官,才有了这姚公场。
(《巴县志.官师列传》“姚觐元,字彦侍,浙江归安人,道光癸卯举人,户部郎中,同治九(1870)年任川东兵备道,时蜀乱初定,觐元振兴文教,不遗余力。……又树桑佛图关,劝民蚕,起蚕神祠。”)
那还是清朝同治年间,浙江归安的姚觐元被朝廷任命为川东兵备道,派到重庆。川东兵备道驻在重庆,衙门就在东水门内(现在还有“道门口”这一地名)。
川东道管的宽,川东一带都是管辖的范围。而佛图关是拱卫重庆城的重要关隘,历来就是守卫重点,姚道台也就经常在关上走动。
姚道台虽说是管军事的官,可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想方设法替百姓办些事情,深受百姓的爱戴。
那几年,由于兵荒马乱,青壮年大多逃难走避外乡,留下的老弱妇孺多不能劳作,生活艰辛困苦。他每次出巡回来,总不免唉声叹气。这一天他从县西回来,将一路所见告诉夫人,说道,西里天干,庄稼种下去,又没有其它事可以做。老百姓现在饭都吃不饱,以后不晓得该咋个办哟。
夫人听了也为百姓焦虑,想了一阵,才说道,重庆一带无桑树,不养蚕,这里气候也同老家一样,适宜栽桑养蚕。不如我们去教他们养。这活路轻松,老人小孩都可以办。桑树不占田地,田边地角种些就够了。结了茧卖了钱可补贴家用。
姚道台一听有理,立马派人回老家浙江采购了蚕种、桑苗运回重庆。向四乡发布告示,劝老百姓种桑养蚕。这个时候巴县一带还没有人种过桑,养过蚕。对这样的事,老百姓不大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出头。
姚道台见百姓对这事不感兴趣,就亲自带了些兵丁先在佛图关内找了块空地,种上桑苗。然后教这些兵丁孵蚕、喂养。待这些兵丁学会了后,就让他们到附近的农家示范劝说。他与夫人也抽空到附近农家示范,劝说百姓栽桑喂蚕。慢慢地,附近百姓开始种植桑树,喂养蚕子,但大规模推广还不见效。
姚道台晓得,百姓还有顾虑,光是种桑养蚕,结了茧又咋个办?还得把茧缫成丝、织成绢才卖得出钱。于是姚道台一边派自已儿子回浙江老家,请一些种桑养蚕的行家、缫丝织绢的匠人来重庆。以帮助百姓种桑养蚕、建立缫丝作坊,为收茧缫丝做准备。一边发布告示,要各乡动员外逃的人员回家,各乡约到衙门领取蚕种桑苗回去发放。同时,还在佛图关内修了一座蚕神祠,祭祀蚕神。他也同夫人经常到祠里烧香祈祷,求蚕神保佑。
这样一做,佛图关周围一带,老百姓都接受这一新的事物。田角屋后,到处都种了桑树,家家户户喂起蚕子。待到蚕茧收上来,缫丝作坊也建好了,浙江来的工匠开始教大家缫丝、织绢。
社会慢慢稳定下来,外逃的青壮年也回来了,这一、两年又风调雨顺,收成好了许多,一些喂养蚕子的农户卖茧得的钱觉得很划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就高,带动了更多的人种桑养蚕。几年下来,巴县一地蚕桑发展起来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
这一年,姚道台奉旨离任到成都,佛图关一带百姓晓得以后,都不想他走,但留也留不住,只好含泪送他。
他走那天,从佛图关下到大坪茶亭,路两边站满了百姓,手上捧着一个盘子,盘子上面放了一面小镜子,镜子前面放着一碗清水。这是说姚道台秉公办事如明镜,像清水一样的清正廉洁。姚道台所到之处,百姓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送。
姚道台走了以后,附近的老百姓感恩载德,称他为姚公。大家出资修了一块德政碑,安放在大坪的路旁。又请能工巧匠在蚕神祠里,为姚道台塑了一座像,常年香火不断。
清末时期,佛图关下大坪到成都的大路边上,有了一些幺店子,慢慢地店铺多了起来,形成了逢五逢十赶场面的乡场。这乡场开初的时候没有名字,后来觉得不好称呼,想取个名子。大家一商量,说姚道台在任时,为我们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不如这乡场就叫姚公场。从那以后,佛图关到大坪一带就叫姚公场,一直叫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重庆下里巴人)
原标题:重庆老龙门阵:佛图关上姚公场的传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