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铜梁洞:张三丰修炼过的地方
合川的铜梁洞,是人们休闲纳凉、烧香拜佛的好去处。但你是否知道,铜梁洞曾是多少高人的修行圣地呢?
“两大乾坤收洞里”是古人对铜梁洞的盛赞。
铜梁洞在涪江南岸铜梁山上,距城区约2公里,因其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山。
早在西晋时期,左思《蜀都赋》即有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改名“金榜山”,以象征科第吉祥之意,并镌刻《金榜山新名记》石碑立于山上。后来又恢复铜梁山名至今。相传唐闾丘和尚在铜梁洞修行。据《民国合川县志》记载:闾丘唐合州人,世居州南之铜梁山,唐高宗时举进士,能诗文,与杜审言友善,后髡发为僧,居铜梁洞五十年乃去。
宋室南渡后,赵氏子孙及其臣仆多逃往合州。明万历《合州志·山川》载:“山即赵伯宜只别业,有宿云崖、方崖、松风阁、读书堂、博古斋、灵观、三清楼。”山上崖壁留有周祜(鲁国公赵宪仲之弟)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赵彦情淳熙二年(1175年)、沈汝一淳熙十一年(1185年)摩崖题刻诗文。
元朝时道人张三丰云游来合,亦选胜于铜梁洞修炼,洞遂更加有名,后来便以洞名代替山名。
铜梁洞内共分三层,张三丰或是看中这点,在层层洞中修炼
洞附近有二仙台(后名二仙观),始建于明代初,奉祀张三丰和其师火龙真人。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极其崇拜张三丰,因此二仙台在当时盛极一时,住庙道士多达数百人。明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谭升序其盛况:“崖复以楼,石洞四,前刻神像,左凿门,后通山洞,石床各一,鼎炉支石备在,道士谓闾丘炼丹处也。”
明隆庆五年(1571年),灵观、三清楼毁于兵火。万历七年(1579年)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复毁于兵火。入清以后,清朝统治者因不满张三丰在世时反对异族统治,致使二仙台荒废二百余年。迨至民国初年,万县道人谭遁九来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民国10年9月竣工,邑人莫致中作《创修铜梁洞二仙观记》。
尽管不复当年宏伟,二仙观香火鼎盛依旧
重修的二仙观为砖石结构,坐南向北,与县城遥遥相望,共计楼房三层,高耸出山外,貌似一座西洋式教堂,可称中国道庙建筑的巨大革新。第一层祀王爷,第二层祀张三丰和火龙真人,第三层祀玉皇。观外有平房一列,为接待厅和宿舍。
铜梁洞内至今仍留有多处题刻
铜梁洞是人们历来向往的名胜地,民国14年(1925年),前清县丞邑人徐晴辉题刻游铜梁洞诗云:“归来何处可探幽?南有一峰天外浮。两大乾坤收洞里,千重山水绕楼头。石题诗句留仙迹,屐破苔痕访旧游。羽容攀谭风月好,浑忘世变几经秋。”
山上今存宋至民国时期摩崖碑记十余处,还有摩刻于木板上的何绍基、康有为、翁同龢、刘石庵等人书法,散见于农家之门壁。
(今日合川网)
原标题:铜梁洞:张三丰修炼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