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加力提效五张“施工图”
14.02.2019 23:20
本文来源: 财政厅
日前重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通过的预算报告,明确了2019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施工图”。
减与降,“放水养鱼”增发展后劲
“今年的预算报告,无论是对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对企业来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信号非常显著。”代表委员们认为。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重庆将实施更大规模、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包括减免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税收、降低养老保险缴费费率、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中央政策,包括重庆“企业减负30条”“制造业降成本36条”等地方政策。这些减税降费,普惠性和结构性相结合,重点是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
“今年减税政策的特点,不仅仅只是一个更大规模这么简单,而且还与税收制度的改革结合得更加紧密。”市财政局负责人说,深化增值税改革,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件,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现减税目标的同时,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也进一步完善。
减税降费,旨在不断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去年,重庆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持续大幅度减税降费,新增减负225亿元,不断培植和发展新税源,在做大做优做强政府自有资本的同时,也为财政的增收提供了源头活水。
压与保,集中力量保障重点支出
重庆预算报告在阐述今年预算编制原则时开宗明义:“调整结构、保障重点,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重点领域保障力。”
具体怎么压?又将怎么保?该负责人表示,“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一般性开支,对不该花的钱,将像‘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同时清理规范过高承诺和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
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预算报告全盘端出了今年重庆财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大组合”,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乡村振兴方面,将做好财政资金“整合”“撬动”“股份化”三篇文章,确保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投入的总量持续增加。
在创新驱动上,将通过压缩行政经费、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保障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增加。
另外,在生态环保领域,将推行市级环保专项“以奖促治”,支撑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解决水、土、大气等突出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将发挥政府有效投资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预算统筹安排、政府债券、投融资改革等方式,统筹整合资金、资产、资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
而对于民生改善。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安排民生政策托底财力保障补助,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促与控,突出发展主线风险底线
今年,重庆财政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把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逆周期高调节,主动预调微调。
该负责人说,“财政部门将突出经济发展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同时突出风险防控底线,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据介绍, 2019年,财政真金白银将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专项扶贫资金稳中有增、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试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补政府研发投入短板、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保障军民融合发展资金需求……一系列硬举措将更加有效助力“六稳”。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助力经济防风险?市财政局负责人说,“坚持开好前门、严堵后门,严格执行终身问责和倒查责任机制,零容忍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追责一起。”
据了解,今年重庆将进一步加快政府债券发行,既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也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更好条件。近期,市财政已提前下达了441亿元新增政府债券额度,今年第一批债券计划本月发行到位。
同时,今年重庆还将在提高政府债券使用的精准度上下功夫,将债券资金重点用于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民生工程。
权与责,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划分
据了解,今年,重庆将分类指导、结合财税改革总体进程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完善体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该负责人作了详细阐释:主城区和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潜力不同,财税体制和财税政策将力推三大板块齐头并进、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挺进,以区域的协调发展释放更多更大更好的经济潜力。
市财政在市级和区县财政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将加大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区县财政平稳运行,支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短板。
除此之外,还将根据区县之间的财力差异,进一步细化深化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的区域发展财税政策和体制机制,鼓励各区县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增强发展特色。
具体而言,对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将加力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完善市对开发区财政体制,支持引进培育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升级转型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而对渝东北和渝东南两个片区,重点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贫困区县统筹资金,提升生态功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
体制方面,去年引领性的总方案和承上启下的基本公共服务方案已制定,接下来是分领域的,今年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等8个方面、18项基本公共服务共同财政事权划分将逐步落地。
奖与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是积极财政政策又一发力点,“提效”配合“加力”,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据了解,在全市协同、持续努力之下,从预算编制到资金拨付、从预算执行到效果评价、从办理决算到信息公开,重庆已建起了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下一步,市财政将按照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全”航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实现绩效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今年将对市级部门和区县开展绩效综合评价,强化绩效导向和责任约束,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逐步向社会公开。
该负责人表示,“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关键在把握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涵要求,把握好财政有所作为的边界和重点作为的领域,既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把政府该管的事情做好。”
有计划更有行动。重庆市政府不久前发出通知,正式建立预算安排与监督检查绩效评价挂钩机制,分别与部门预算、转移支付、政策和项目预算挂钩,奖励绩效好的,惩罚绩效差的。
按照规则,每年分别进行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分别对得分靠前或靠后三至五名的部门和区县进行奖励或惩罚。对部门,主要奖励或扣减公用经费和一般性项目支出;对区县,主要奖励或扣减财力性转移支付。一次性最高奖惩2000万元。
本文来源: 财政厅
14.02.2019 23:20
重庆财政3条措施吹响加力提效“第一哨”
节后上班第二天,也就是2月12日,财政厅
重庆打造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链
去年底,财政厅
关注市长顾问团年会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加盟”重庆高质量发展 市长顾问团年会扩大重庆“朋友圈”
在重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