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用青春守住那片青山绿水
本报记者 王翔
国庆期间,代小琴仍在巡护森林。 记者 王翔 摄
“小琴,走吧,时间不早了。”10月7日,已经临近国庆假期尾声,天空中飘着小雨,前往江津区大圆洞游玩的游客相比前几天少了很多,但对大圆洞林场孔子庙管护站的护林员代小琴来说工作依旧。
早上7点刚过,代小琴就和丈夫谢珍轮一道,带上干粮和柴刀,走进了护林小道——当天,他们要前往10多公里外的九层岩护林点进行巡护,虽然这一天注定非常劳累,代小琴却没有怨言:“护林容不得半点马虎,几十年都坚持下来了,这不算什么。”
女承父业,20岁姑娘成了一名护林员
代小琴的父亲代全忠在大圆洞林场当了30多年的护林员。小时候,每到寒暑假,代小琴都会来到林场,与父亲一起巡山。那时,父亲就时常给她讲解一些巡山护林的知识,让她对这片森林和护林员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感情。
1990年12月,刚刚年满20岁、原本可以进城找到一份工作的代小琴瞒着家里人参加了大圆洞林场的招考,成为了林场的一名护林员。
为了当好护林员,风华正茂的代小琴把扎根深山、献身护林作为了选择另一半的标准。最终,她选择了支持她扎根林场的“上门夫君”谢珍轮。从此,代小琴与大圆洞这片森林结下了更深的情缘,她的丈夫谢珍轮也加入到护林员队伍中,协助她一道巡山护林。
“我从小在林场长大,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我喜欢这片森林。我愿意成为一名护林员,守护这片森林。”对当年的选择,代小琴从来没后悔过。
每天巡山超20公里,她一干就是27年
护林员有多辛苦?大圆洞林场位于江津区永兴镇和塘河镇境内,虽然不是什么深山老林,但依然山高坡陡,要靠一双脚去丈量可不容易,尤其对一名女性来说,更是不易。
7日上午,沿着林间的护林小道,重庆日报记者跟随代小琴一起巡山,在山中步行了一小时,却还未走到需要巡护的林区。
“巡护森林,想要好的工作环境不现实。”代小琴说,以前,护林员口口相传的是,“照明靠油、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治安靠狗”,这几年,随着旅游的发展,林场基础设施才有了较大的改善,管护站和护林点都通了电,护林员也有了对讲机,但护林巡护仍然得靠一双腿。
代小琴每天都要选择一个护林点,前往进行巡查,每天巡山至少要走二三十公里山路,一年要走破三四双鞋。代小琴就这样坚持了27年,其走过的路有20多万公里。
这还不算,每年防火期间,她还得加强巡逻,24小时紧守林区——累了,在林中打个盹;饿了,靠干粮或摘野果充饥;渴了,喝山泉解渴。
就这样,在这27年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里,代小琴凭借着她的执着和奉献,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森林,换来了如今2万亩森林的青翠葱绿。
山路疾奔筑起防火墙,力保林区27年无火灾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巡山经验的护林员,代小琴深知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她也就成为了林区的森林防火宣传员、巡查员和扑火队员。
她结合大圆洞游客多,防火任务重的实际,深入游客中广泛宣传;在日常工作中,她翻山越岭,认真查看和消除火灾隐患;遇到灾情时,她又第一个挺身而出。
2016年8月15日12时,临近大圆洞林场的中山镇,因雷击起火引发森林火灾,这让代小琴瞬间紧张了起来——因为一旦火势控制不好,这一场火灾就有可能让她守护的这片森林,瞬息毁于一旦。
当时正在管护站的代小琴顾不上吃饭,一边通知管护站的其他同事赶往事发地点,另一边快速赶往两公里外的火场。虽然山路崎岖,但代小琴硬是提着4斤多重的柴刀,不到半小时就赶到了火场。
这时,代小琴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一路的剧烈运动,让原本身体还算不错的她也感到阵阵头晕,但她硬是咬着牙,抡起手中的柴刀,在火场上方争分夺秒的砍设防火隔离带。仅仅一个多小时时间,她就和随后赶到的同事一道,砍设出了一条近两公里的防火隔离带,为后续成功扑灭火灾争取了时间。
在代小琴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大圆洞林场辖区内已经27年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森林植被也越来越茂盛,森林覆盖率超过95%,成为了市民休闲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重庆日报2017 年 10 月 10 日第6版)
链接: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7-10/10/006/content_182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