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发布 “卧底棒棒”何苦等10人获评

10.08.2015  10:33
农民工权益的“铁杆卫士”——周木文。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记录山城记忆的退伍军官——何苦。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坚守山乡24年的“夫妻社长”中的妻子——陈志荣。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执着追逐音乐梦想的盲人小伙——王一木。 首席记者 罗嘉 翻拍 2015年6月“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颁奖仪式现场。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感动人物的事迹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华龙网8月9日12时50分讯(记者 肖子琦)分享感动故事,共建最美巴渝。8月6日,2015年6月“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发布会走进铜梁,“卧底棒棒”的转业军官何苦,农民工权益的“铁杆卫士”周木文,坚守山村24年的夫妻社长苏培东、陈志荣等10名(组)获奖者来到现场,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感动故事。

        分享:周木文等十人获评 现场讲述感动故事

        据介绍,感动重庆人物评选是重庆着力打造的精神文明品牌活动,重在评选事迹优秀、感人至深的“平民英雄”。自2006年开评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先后推出了“爱情天梯”刘国江、护林老人李美成、“生死邮路”王安兰、乡村教师赵世术、聋人博士郑璇等一大批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为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从2014年8月起,活动办每月评出10名“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至今已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10名(组)感动重庆月度人物,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社会影响。

        现场,主持人发布了10名(组)6月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农民工权益的“铁杆卫士”周木文,记录山城记忆的退伍军官何苦,带着盲人“”世界的残疾人志愿者蔡美岐,30年雕刻160多尊名著人物像的公益家牟登德,摆摊听民意的政协委员毛铁,坚守山村24年的夫妻社长苏培东、陈志荣,11年自费20万种植绿化树的老党员贺际万,执着追逐音乐梦想的盲人小伙王一木,奋不顾身对抗洪峰的基层干部毛泽生,3年默默给敬老院送年货的好心人牟青青等十人获评。

        此外,他们在现场还接受了访谈,和观众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感动故事。

        震撼:放下钢枪拿起棒棒 转业军官记录山城记忆

        脱下穿了二十年的军装,转业当“棒棒”,一年拍出全国首部自拍体纪实片《最后的棒棒》。从6月起,华龙网持续报道了转业军人何苦及其作品《最后的棒棒》,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热议。

        2014年初,转业的何苦来到重庆渝中区解放碑的自力巷53号,成了棒棒军中的一员。一年后,他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全国首部自拍体纪实片《最后的棒棒》。作品用最真实的镜头纪录下何苦这一年当棒棒的经历,以及他的“棒棒”邻居老黄、大石、老甘、河南等的“爱恨情愁”。

        在现场,何苦的名字也出现在6月“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中,走上颁奖台的他向观众吐露了自己转业的原因。“我本来就是山里出来的农村孩子,虽然是团级干部,但只有高中没毕业的文化水平。”何苦说,现在都提倡中国梦、强军梦,部队也更需要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他决定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更有文化更有知识的年轻人,“我相信我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和部队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开始新生活。

        何苦说,棒棒是山城特殊的文化符号,也是重庆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如今,这个群体正在告别现在的时代,他们是这座城市崛起的见证者,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被挤压到一个尴尬的境地,生存环境越来越狭窄,“用镜头将这群勤劳的人们和山城的记忆永远记录下来,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整整一年,何苦与几个老棒棒们朝夕相处,跟拍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他给片子取名为《最后的棒棒》。

        “现在仅剩的这些棒棒大多是老人了,他们脊背佝偻,挑着担子的步伐迟缓,似乎已经跟不上这个城市稳健的脚步,却还在坚持着。”何苦说,他们乐观执着追寻着心中的梦,这份力量打动了自己,所以自己也坚持完成了这部作品,献给回忆里的老山城。

        触动:他倒了她来替 “夫妻社长”坚守山村24年

        上世纪90年代,改革潮起,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费力不讨好的农村社长无人愿当。他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一当就是23年,腿残了,脚跛了,都没放弃——他说自己是个党员,没人愿做的差事只能迎难而上。

        3年前,他瘫痪倒下。社长一职依然无人愿接手,无奈下,妻子接过担子当起“代理社长”,带头修路、发展特色农业……这个七一,递交了多次申请的妻子被正式批准为入党积极分子。

        他叫苏培东,妻子叫陈志荣,今年双双65岁,是铜梁区水口镇天寨村14社的“夫妻社长”。华龙网在2015年的“七一”特别报道中曾推出了他们的故事,这对朴实的农村老夫妇让许多网友对党员、对农村、对基层,都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瘫痪的苏培东无法来到现场,妻子陈志荣只身站在了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颁奖台上。陈志荣说,丈夫现在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时全靠自己照顾。既然要照顾病人又为什么要选择挑起社长的重任?朴实的陈大姐说,因为外出打工工资高,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也没有人愿意当,“大家都说做不下来,就只有我来做了,不然社就垮了。

        最近,村里的新路也通了。说起路,陈志荣笑得很开心。她说,路修好了,他们也要发展乡村旅游,把当地打造成乡村旅游风景区,把路再修成水泥路,“今后这里的风景更美,大家的日子会更好”。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