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真武场:活的客家文化史书
綦江
重庆地理地图微信公众号消息,在重庆,綦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政区域綦江区,另指发源于贵州,流经綦江、江津两区的水系。
住在河岸的人们,习惯把这条青黑色的江水叫作綦河,它流过江津十几个场镇,其中最有名的是真武场。
真武场的名气,源于场上的古建筑群,在 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现存三所客家移民会馆。
除了客家会馆,场上还有禹王宫、三元庙和灵官祠,还有一座欧式古典洋房。它们挤在小小的场镇,互相间隔只有百十米。
这样密集的传统建筑群,在重庆是绝无仅有的。
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把会馆庙宇都修建在这里呢?
真武场建筑群,禹王庙、三元宫、灵官祠已损毁
我来自“客家”
真武场的居民,从祖籍上可以划分成三部分:福建人、广东人和江西人。不夸张地说,走在街上,你碰到的10个人中,可能有8个人来自这三个地方。
真武场也被称为“活的客家文化史书”。
谢成开祖籍江西吉安,明朝洪武年间迁居湖北麻城,后来又搬到贵州遵义,清朝时又从遵义来到重庆。进入重庆后,他们安家在仁沱鸡公槽,一百多年前才搬到真武场。
谢氏家族参与了历史上两次“填川运动”。
他家来到真武场的迁徙路线,几乎可以代表场上九成居民,他们从贵州“沿着綦河下来的”,河流把他们带到了这里。
最初移民们并没有看上真武场,因为它“就是个沿河的荒草坝子”,既无良田,也无屋基。大家选择在周边村庄盖房种地。
随着来定居的移民增多,生活用品的需求大了起来,綦河上游的贵州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把山货顺着綦河运下来,连同木船一起卖掉再轻装回家。重庆商人也看到了商机,他们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运往綦河上游与贵州人交易。
此时,两头的商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绕不开的真武场
真武场位于綦河下游,汇流了笋溪河后,水势变得汹涌。逆流而上的江津商人,天黑才到真武场。一看巧了,贵州商人也刚到这儿。原来贵州商人早上从綦江顺流而下,到达真武场天也黑了。
连一所房子都没有的真武场,就这样变成了临时贸易市场。商贩们交易完毕,就在船上和衣而卧,早上再启程回家。最具商业眼光的江西人,在真武码头边修建了“万寿宫”,方便了本省人在码头边做生意。周围移民一看这阵仗,都抢着搬来真武场。福建人来修了“天上宫”,广东人修了“南华宫”,陕西人修了“三元庙”,湖广人修了“禹王庙”......
修建会馆的举措,除了同乡联络感情,也是一项关乎脸面的事。会馆的大小装潢,代表了这个省的财力,财力体现的就是人的能力。移民们自愿维护着本省会馆的脸面,这是荣辱与共的同乡情。
保存较好的广东会馆“南华宫”
会馆的维护和日常运营,需要财力物力,靠着日用品和山货交易肯定是不够的。
因真武场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过往船只都必须在这里停靠,川盐外运开始以后,真武场便坐收滚滚财源。一时间,河边桅杆如千人拱手,上下码头是摩肩接踵。谢成开还记得,当时仅卖猪肉的铺子就有十三家,午夜的街巷上依旧人声鼎沸。
真武场成了綦河沿岸最富裕的场镇,为了防贼匪,修了七座寨门,每道门都有专人把守。
一时风光无限。
“我是重庆人”
行走在真武场安静的青石板路上,它和许多被遗忘的古镇没什么两样,安静、萧条,又让人感到亲切安逸。但只要你与场上的居民聊到“祖籍”这个话题,就会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和长辈之间,各自都有解不开的“心结”。
90岁的吴元森听我问起祖籍,他拄着拐杖去到儿子家,向他索要交予保管的族谱。儿子告诉他族谱已经丢了,吴元森再三确认后,悻悻而归。看着蹒跚离去的老父亲,儿子愧疚又不解:“那族谱上有几千个吴家人,我认识的就几十个而已,他年年都要请人修,是为了撒子?”
住在天上路的王大钧,族谱也在多年前遗失,之前他用孙子的作业本抄写了一部分。现在的族谱只能查到他的祖辈来自湖北麻城。“我们怎么到的麻城,没法晓得了。”他觉得自己有可能是客家人,也可能是湖北人,或许还是湖南人。女儿对祖上的故事能倒背如流,可是否要继续修族谱,她沉默不语。
谢成开年轻时在地质队工作,遇到江西籍同事,总要跟他们聊些关于江西的话题,虽然他从没有去过江西。“他们把妈妈叫‘姆’,跟我一样。”几年前他回到鸡公槽,找到谢家人借来族谱逐字抄录,但他还没有把儿子的名字写上去,他希望儿子自己落笔。
修族谱,查原籍,这些事情在年轻的真武场人眼里,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祖辈在巴山蜀水间的迁徙,更像遥远的传说。
那些坐在茶馆里的人,行走在街巷上的人,或是在外闯荡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说自己是重庆人。
不是他们薄情易变,这是顺应环境的随遇而安。
原标题:真武场:此处心安即吾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