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采取多项举措促进公安工作开展

30.12.2014  18:07

    今年7月15日,重庆市璧山区正式成立。8月,璧山区公安局挂牌运行。如何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实现跨越发展成了民警热议的话题,也是璧山区公安局党委思考的重大问题。他们坚持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工作、向科技要战斗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

      派出多个小组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12月12日,璧山区公安局副局长雷勇一行7人远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学习借鉴当地先进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和流动人口管理方法。

  早在今年年初,璧山县公安局党委就先后派出5个学习考察小组,分别由县局领导或警种负责人带队,到重庆市主城区分局及涪陵、万州、合川等区公安局学习借鉴战训基地建设、责任区刑警队建设、特警队警务运行模式等。今年5月,璧山县公安局党委又派出10人学习组,赴江苏南通学习图侦技术。

  璧山区公安局局长张树金介绍,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时,他们注重长远谋篇布局,把重点放在消化、细化、转化上。每次学习考察归来,参加学习考察的同志都要畅谈体会、查找不足,局党委领导与大家一起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

  今年8月,璧山区公安局正式挂牌成立,局党委把公安工作规范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严格贯彻落实重庆市公安局30项规范制度的同时,进一步细化了区局党委会和区局行政办公会的议题范围、流程和上报方式,大大提高了会议质量和效率。

  以往,璧山公安机关往往是在出了情况后才召开治安形势研判会。而现在,每到周五,值班局领导都会召集各警种负责人参加治安形势研判会。在分析研究治安形势的同时,研判会还针对出现的苗头和隐患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专报呈送区委、区政府及区委政法委,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

      以科技提高精确打击能力

  近几年,数千家公司、企业先后入驻璧山区。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

  璧山区公安局党委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不断提高精确打击能力。针对璧山区视频监控探头少、设备旧、质量差的问题,该局主动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近千个,并将系统后台直接连接各辖区派出所。

  今年6月,一支由9人组成的图侦专业队在璧山区闪亮登场。图侦专业队成立第3天,辖区来凤街道一家商店价值2万余元的商品被盗。图侦专业队从案发地周边路口提取视频监控进行分析比对,锁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并查明了其真实身份,案件很快破获。璧山区公安局副局长姚文华介绍,半年来,该局通过图侦工作破获各类案件100余起。

  今年7月,璧山公安机关推出“信息化10分钟工程”。民警在讯问可能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时,要多问10分钟,包括嫌疑人从哪里来、在哪里落脚、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的通信手段、往来密切的人员等十几项内容,并将其录入“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数据库”。

  姚文华介绍,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数据库具有对数据的自动分析研判功能,通过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职业、违法犯罪手段等进行分析,进行治安形势判断,发现治安防控薄弱环节。“我们运用‘信息化10分钟工程’分析研判出南关社区多次发生盗窃摩托车案件的情况后,迅速调集警力,持续开展重点打击整治,1个月后,这一地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姚文华说。

      以正规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璧山区公安局政委刘建中告诉记者,为提升公安队伍能力素质,局党委采取多项举措,着重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璧山区公安局以“抓执行、重责任、强素质”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为抓手,接连举办行为礼仪、查缉战术、全警用枪等培训班,并邀请市委党校、西南政法大学的专家教授为民警讲授新修改的刑诉法的实际运用、警察法律素养等,共开展自主培训十余场次、参训民警近千人次。他们还依托重庆警察学院,启动轮值轮训工作,重点加强民警单警装备使用和枪械武器勤务训练。

  针对当前璧山公安队伍中20多岁和50多岁的民警占较大比例的现象,璧山区公安局停止了年满50岁的二级机构负责人退居二线的做法,推行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他们安排近200名年轻民警跟着老民警工作学习,使年轻民警迅速成长,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此外,璧山区公安局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建立民警作风评估管理机制,以民警工作情况及8小时以外表现为基本依据,对每名民警进行定期评估。发现有违规违纪苗头的民警,他们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并责令限期整改。今年以来,群众对民警的投诉数比前两年下降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