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将用3年时间迈入"千亿阵营"

19.04.2015  12:0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重庆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引擎,并于今年年初,明确提出在巩固支柱产业优势的同时,重点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规划,到2017年,我市生物医药工业销售值突破1000亿元,做大规模,夯实基础,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0年达到1500亿元,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为何选择将生物医药作为我市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当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具备哪些优势?遭遇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要实现千亿产业的蜕变,又有怎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日,记者对此展开探访。

   醒得早、起得晚

  医药产业,曾经是重庆人的骄傲。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合成、西南药业、重庆制药一厂至七厂等国资背景的重庆医药企业名号在国内业界都是“响当当”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重庆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就已经达到70亿元左右,重庆当时被称为“全国六大制药基地”之一。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2000年之后,重庆工业迅猛发展,产值差不多涨了10倍。但这期间,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而同一时期,全国医药产业却迎来大发展时期,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工业发展平均水平,产值涨了近10倍。

  “连续10多年,重庆医药产业的增速都在全国水平以下,直到2011年,产值尚未突破300亿元,甚至落后于西部的川、云、陕等省,而重庆医药产业的全国排名也从过去的前6位降到了当前的19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重庆医药产业“醒得早、起得晚”,错过了10年医药发展黄金期,甚为可惜。

   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重庆医药产业的“低迷”在2012年戛然而止。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亟待探索新的产业支撑。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被‘忽略’多年的生物医药产业被重新拾起。”市经信委化医处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生物医药产业,一是基于重庆有产业基础和积淀,更重要的是生物医药的产业前景。

  在自身基础方面,首先,重庆是我国十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城市之一,化学原料药品种多、总量大,特别是在化学合成工艺方面有着很强的研发改进实力;其次,重庆本身有太极、莱美、华邦等多家上市龙头医药企业;此外,重庆还拥有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而在产业前景方面,生物医药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物医药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此外,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际大品种专利到期等行业背景,为我市重抓医药产业提供了战略机遇。

   春天来了

  业界一致认为,扭转重庆医药产业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地方政府的重视。

  2012年底,重庆市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的指导意见》,并配套了一系列的培育政策,吹响了重庆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的冲锋号。

  “特别是市政府挂牌成立了‘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让重庆的医药企业第一次找到了娘家。”重庆华森制药集团董事长游洪涛介绍。过去,政府各个部门对于医药企业都是以环节监管为主,没有专门服务于医药产业发展的部门。如今,不仅有了服务部门,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出来了,相应配套的财税、项目、人才等配套政策与服务也开始向医药产业方面倾斜。

  政府的足够重视,激发了企业活力。

  金山集团生产车间内,一颗颗胶囊大小的机器人正在被不断生产出来售往全球各地;山外山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全球领先的血液透析设备未来将出现在全球数千家医院……经过两年的努力,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35户,全年完成总产值426.0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名列全国第4位,增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特殊,其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的重视。”游洪涛对重庆医药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借此东风,华森集团决定再建一个占地150亩的二期制药厂房以扩大产能,并提出了产值3年翻一番、7年翻两番的目标计划。

   向千亿产业进军

  “当前,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劲头十足,但我们也要看到短板。”市经信委化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化学药占比较低;产业规模偏小,尚无百亿级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滞后,新药年申报量不足发达地区的1/6,科研成果“重庆研发、外地临床”、“重庆产品、外地生产”等现象较为突出。

  鉴于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市提出,把生物技术药作为当前布局和未来发展的重点,推进化学药国际化、中药现代化发展,全力推动医疗器械(包括耗材)、保健制品上规模、上水平。

  在产业规模方面,主要通过支持本地企业进行“外向兼并”的方式,建成30户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其中到2020年,产值百亿级企业达到3家。同时“招大引强”,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

  在产品与创新方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大品种培育计划,延伸产业链,到2020年形成中国驰名商标15个,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4%以上,成为西部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正在打造三个生物医药集聚区,即两江新区水土高端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巴南化学药产业基地、合川生物药及医用耗材产业基地,不断做大增量。预计到2017年,医药工业集中度达到60%,成为全市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支撑;到2020年达到70%以上,成为我市医药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的主战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