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一笔进出口业务是啥? 税收里藏着这些内陆开放密码
不沿边、不靠海,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将地理短板发展成为区位优势,开发开放别具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重庆的税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陆开放密码。
首笔进口业务:胎儿监护仪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出口产品的征免退税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专项制度,经历了取消、恢复及调整,税收对进出口贸易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直到1985年出台国发〔1985〕43号文件,才正式明确了在全国推开进口征税、出口退税,执行全国统一的进出口税收政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庆对外贸易进口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唯一的进出口贸易窗口单位,承担了为广大重庆生产企业引进技术设备和出口产品的历史责任。
时任公司财务部经理的邓英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市通过大规模的引进,有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1982年1月,公司进口了胎儿监护仪用于胎儿发育监测。这是当时的第一笔进口业务。”
首次出口业务:五洲冰箱卖到非洲
1992年2月,重庆对外贸易进口公司代理出口五洲冰箱到非洲的留尼旺、埃及等国家,正式开启了出口业务。邓英说:“第一笔出口退税办理完成后,我们积累了办理出口退税的经验,为后期出口混凝土搅拌车到缅甸等国家奠定了基础。”
谈及出口退税的办理经验,邓英说:“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越来越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办事效率越来越高,我们企业出口业务发展也增添信心。”
据了解,该公司近期还开拓了南向陆海新通道,将重庆市的工农业产品更快、更便捷地输往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庆铃汽车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1月,由重庆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公司合资设立。它也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日合资整车制造企业。
公司从引进生产五十铃630轻型车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资产从成立当初的108万元增长到现在145亿元,跟上了世界商用车和柴油发动机发展的潮流,走上了不断积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3年,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出口日本的整车完成了第一笔出口退税,退税金额8.23万元。
16年间,公司出口业务快速发展,由原来单一零部件出口逐步发展为多业态零部件、总成、CKD及整车出口,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出口规模总体上保持年年增长的态势。
重庆税务助力对外开放
近年来,重庆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制造新型产业的兴起,改变了重庆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出口贸易格局。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入库金额由2008年的2.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80亿元,也从侧面印证了重庆引进外资规模的突飞猛进。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走出去,企业出口退税业务量的增加,据重庆市税务局相关数据,2018年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前三名为:中央处理器零附件、液晶显示板、手持(包括车载)式无线电话机。重庆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质效也随之提升。
重庆五矿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刘立佳说,企业在2003年第一次办理出口退税业务,花了3月。2019年重庆市税务局推出了全程电子化退税,企业办理退税时间缩短到三天。
“我们在帮助‘走出去’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指导企业防范双重征税风险。”重庆市税务局国际税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为解决企业的涉税疑点难题还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国别税收信息研究,覆盖了106个主要投资目的国家(地区);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121个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建立了双边税收合作机制;与111个国家(地区)签订了税收协定,居世界前列……大量税收基础规范制度建设,为重庆税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基础。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