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的交通故事 流口水收藏!
重庆地理地图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的美食如江湖盛宴,各方高手卧虎藏龙。来凤鱼、太安鱼、尖椒鸡、辣子鸡、毛血旺……每一个名字仿佛都自带画面感,是重庆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但你知道这些美食很多都与交通的关系密不可分吗?从水路到陆路的重庆交通发展史,也是巴渝美食接连登场的舞台,对外沟通,对内连接的条条大路,孕育了今日的重庆美食江湖。
江河是重庆城的脉络,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不仅为早期的先人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更是重庆自古以来的交通要道,在这些河流边逐渐兴起了巫溪烤鱼、磁器口毛血旺、武隆江口鱼,到今天都是巴渝美食的代表;渝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浅丘地带,这里河溪堰塘较多,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成渝大道上密切的人员往来,为这条路上的美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诞生了来凤鱼、邮亭鲫鱼、太安鱼等多种地道江湖菜。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本期为大家推出《重庆交通美食地图》。请大家跟随我们的地图,看重庆的交通与美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成渝公路与璧山来凤鱼
来凤驿原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自古为鱼米之乡,璧山一带一直有食鱼的传统。成渝公路修通后,成渝两地交通运输物流大增,沿途餐饮市场增大,来凤鱼的名声快速传播,一时四方食客云集。
成渝交通与大足邮亭鲫鱼
邮亭镇原是成渝东大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邮亭铺,是成渝两地商贾往来的歇脚、饮茶、食宿的重要聚集地,邮亭鲫鱼由此兴起。除了成渝公路邮亭镇和成渝高速的大足出口因素外,大足石刻旅游的发展也为邮亭鲫鱼提供了极大的消费市场。
省道205与潼南太安鱼
省道205是贯通四川盆地南北的一条大通道,太安镇是这条省道沿线的重要场镇,当地群众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鱼类资源优势,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太安鱼,让过往的游客和司机为之驻足品尝,随后口口相传,“太安鱼”因此美名远扬。
成渝公路与江津酸菜鱼
80年代以来,从重庆主城和成渝公路到江津的陆上交通往往经过江津北面的双河、津福一带,客货流量大,往来的食客在此聚集,逐渐将江津酸菜鱼推向全国。
川黔公路与綦江北渡鱼
川黔公路是上世纪末川东地区通往贵州的主要交通要道,北渡正处于这样的要道上,随着当时川黔交通客货流的增大,北渡鱼逐渐成为在巴蜀地区甚至全国都有知名度的江湖菜。
机场高速公路与渝北翠云水煮鱼
1988年重庆江北机场高速公路开通后,渝北翠云一带客货流激增,为水煮鱼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道212线与北碚三溪口豆腐鱼
国道212线原是重庆主城与北碚区交通的必经道路,客货流量大,上世纪90年代初,三溪口豆腐鱼出线后,不仅过路的客货车司机爱吃,往来于北碚、合川到主城区之间的其他人士也会停留于此品尝豆腐鱼。
大宁河与巫溪烤鱼
巫溪烤鱼发源于大宁河边,船工在运送货物往来的旅途中缺乏食物,遂在大宁河撒网捕鱼,加上大宁原是产盐之地,为鱼保存提供了条件。发展至今,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巫溪烤鱼。
一锅煮三省
洪安腌菜鱼,集重庆、湖南、贵州三地菜品精华烹制而成。即湖南的鱼、贵州的豆腐和重庆的腌菜。通过本地师傅的精心烹调,浓缩为一锅美味的腌菜豆腐鱼,人称“一锅煮三省”,是体现三地“和谐”的美味佳肴。
嘉陵江与磁器口毛血旺
当年的磁器口,既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资聚集地,也是重庆城著名的水陆通道,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在这里打尖、歇脚、做生意,很是热闹。一些赶路的脚夫、撑船的老板、水码头的下力人、走街串巷的小贩,都喜好来买上一碗热腾腾的毛血旺杂碎汤。
乌江和武隆江口鱼
江口镇位于武陵山腹地,这里自古是乌江航道上的一个较大港口和码头,也是渝黔交界处的各类商品集散中心。镇上的不少商家店铺早在几百年前,就利用优质的鱼类资源,开始经营“江口鱼”,并把它作为一道地方的特色美食,吸引过往食客,一直享誉于乌江流域。
原标题:重庆美食的交通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