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春·夏·秋·冬》——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

27.11.2018  07:23

1979年12月6日,《重庆日报》第三版刊发了《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

春·夏·秋·冬》雕塑之《》。记者 郑宇 摄

重庆日报消息,1979年12月6日,《重庆日报》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文章约1500字,分析了长江大桥雕塑设计稿《春·夏·秋·冬》的形式和内涵。

此文一经刊出,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市委、市政府、重庆日报、重庆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及艺术家共收到几百封来信。

春·夏·秋·冬》是国内第一次将人体艺术运用于户外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春·夏·秋·冬》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在当初,它的诞生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重庆重要的文化事件。时至今日,《春·夏·秋·冬》已成为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一段无声证言。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一文的撰写者、今年已经83岁的雕塑家王官乙,还原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重庆日报》刊发文章——

没有勇气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艺术

王老师,您能不能结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精神,写一篇关于重庆长江大桥雕塑的文章发表在《重庆日报》上?”1979年11月下旬,王官乙收到重庆日报总编辑的约稿。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篇稿件会令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春·夏·秋·冬》的设计方案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在桥头建雕塑的创意,来自当时的重庆市市长于汉卿。”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年创作《春·夏·秋·冬》的过程,王官乙记忆犹新。

1977年11月26日,重庆长江大桥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978年,于汉卿到欧洲考察,他在法国卢浮宫看到很多漂亮的雕塑,由此萌生了在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竖立雕塑的念头。任务交给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艺术家们很有干劲,拿出了100多套方案。最终,时任川美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叶毓山设计的《春·夏·秋·冬》脱颖而出。

方案吸取了我们传统的飞天构图形式,运用人体健美的动态,将春夏秋冬四季拟人化,突破性地将人体艺术运用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中。

然而,要把人体艺术运用于户外城市公共空间,当时在全国都没有先例。叶毓山曾说自己都认为很难通过,没想到最终这个方案却被选中了。

初稿通过后,叶毓山、郭其祥、龙德辉、伍明万、王官乙、黄才治、项金国、杨发育、何力平、罗耀辉、余志强等组成创作组,集体创作《春·夏·秋·冬》。

1979年11月下旬,从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回渝后,王官乙在一次会议上向市里领导汇报了此事,没想到的是,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展示人体艺术当时在西方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国内还是一个禁区。所以在汇报时我介绍了雕塑的寓意,并特别强调雕塑有丝带遮挡,是健康向上的。”王官乙称,在会上他看出有领导对此并不太支持。

会议结束后,重庆日报总编辑找到了王官乙,约他从文代会代表的视角,写一篇关于重庆长江大桥雕塑的文章。

回到学校后,他向系里做了汇报。这篇文章写还是不写?艺术家们认为,要写,要在文中解释清楚雕塑设计的立意,让人们正确看待人体艺术作品。

于是,王官乙满怀激情地写了《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突破禁区并不容易,那是要以极大的勇气去冒风险的。但是,没有勇气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艺术。”“如果认为雕塑设计稿是创新的,是解放思想的,是有所突破的,是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健康的,是美丽的,就大胆地、勇敢地把它立出来。

这篇文章于1979年12月6日在《重庆日报》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同时,重庆日报编辑部还配发了雕塑中《》和《》的设计稿。

争议四起令方案被否定——

加一点点衣服,否则这组雕塑就做不成了

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一刊出,就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各单位及艺术家共收到几百封来信。

王官乙说,在他个人收到的几十封信中,绝大多数对雕塑设计表示支持,有工人还表示要来参加义务劳动。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比如一家医院的几个女护士就写道:“为什么只做女裸体,拿女同志开心。”(报纸刊登的《》《》是女性——记者注)。

而这组雕塑此前在征求群众和有关部门意见时,也有人表示:“大桥上立着女裸体,司机看女裸体把汽车开到江里去了怎么办?

由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争议,一个多月后,四川省相关方面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此事进行批示,认为裸体雕像方案不妥,不宜采用。

因为有上级的红头文件,现有的设计方案肯定通不过。“当时我们几个参与者都有点情绪,还生气地说过‘不干了’的话。”王官乙说。

后来,市政府专程从北京请来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雕塑界泰斗刘开渠、著名批评家王朝闻商讨对策。

王官乙回忆:“当时几位专家劝我们妥协一下,加一点点衣服,表示作了修改,否则这组雕塑就做不成了。

于是,川美雕塑系的艺术家们投入修改《春·夏·秋·冬》,在人物的袖口、衣领和其他地方加了衣纹。就这样,方案得以通过。

1981年8月2日,《重庆日报》第四版以三分之二版的大篇幅刊登了叶毓山撰写的《谈谈重庆长江大桥雕塑》、吴凡撰写的《关于大桥雕塑的漫想》以及诗歌《大桥雕塑随想曲》,并配发了披上薄纱之后四尊雕塑小样的照片。

叶毓山在文中写道:“裸体作品在美术理论和中外美术史中,本是早已解决的问题,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我们在不影响主题构思、人物动态以及人体美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薄的衣服和飘带……

文章刊登后,社会上反对的声音没有那么强烈了,艺术家们才开始动手制作雕塑。

历时5年雕塑落成——

人民日报》发文赞扬,获评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在制作上,这组雕塑采用铝合金整体浇铸而成,由西南铝加工厂负责制作。每尊雕塑高8米,这样巨大的雕塑整体一次浇注成型难度非常大,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重庆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制作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984年9月26日,《春·夏·秋·冬》在重庆长江大桥正式落成。《》是一位拿着花的少女,《》是一位在水中搏击的青年,《》是一位扛着麦穗的劳动妇女,《》则是一位脚踏松树的中年男子。从最初设计到完成,这组作品一共花了5年时间。

雕塑落成后,受到来自各界的好评,《人民日报》也曾发表赞扬文章。1987年,《春·夏·秋·冬》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而今,《春·夏·秋·冬》雕塑仍屹立在长江大桥南北桥头。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它是观摩的好样本;对于重庆市民来说,它是标识性极强的地标;而对于重庆来说,它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表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庆的《春·夏·秋·冬》发端于1978年,与新时期同时起步。而它建成于1984年,这是重庆经济计划单列,承担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坐标。这组雕塑是重庆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具有引领思想解放的意义。

周勇称,《春·夏·秋·冬》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重庆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为重庆弄潮时代、改革开放承担起清扫思想障碍的重任,因此成为人们观察“新时期”的一个坐标。

40年来,重庆城市雕塑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纪念性雕塑,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作品,再到2000年以后,雕塑从纪念性、抒情象征主题开始转向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如今,城市雕塑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之势。

重庆日报记者 兰世秋

原标题: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春·夏·秋·冬》——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