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枢纽67岁最老驼峰“退役” 人工控制驼峰溜放调车成为历史
重庆南站编组场内,两名扳道员通过手信号,互相联控道岔扳动状态,确保车组从驼峰溜放进路正确(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月15日下午6点,重庆铁路枢纽最老的铁路驼峰——67岁“高龄”的重庆南站驼峰正式“退役”,它的工作由2014年投入运营的兴隆场编组站自动化驼峰取代。 驼峰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1952年建成投用的重庆南站驼峰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首趟列车在南站始发,业务最繁忙的时候,这里一天要办理800多辆车辆的调车作业。
重庆南站编组场内,两名扳道员通过手信号,互相联控道岔扳动状态,确保车组从驼峰溜放进路正确(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南站编组场内,调车员准备在驼峰上进行最后一次调车作业(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南站编组场内,进行驼峰调车作业的调车机将车列拉向驼峰峰顶平台(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南站编组场内,进行驼峰调车作业的调车机将车列拉向驼峰峰顶平台(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一列准备分离的车组在重庆南站使用驼峰(无人机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9岁的重庆南站调车区长王玉华在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中,人工进行手扳道岔作业(5月15日摄)。王玉华1982年起一直在重庆南站从事调车工作,37年过去,南站驼峰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9岁的重庆南站调车区长王玉华在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中,人工进行手扳道岔作业(5月15日摄)。王玉华1982年起一直在重庆南站从事调车工作,37年过去,南站驼峰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9岁的重庆南站调车区长王玉华在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结束后,通过步话机向调度中心汇报(5月15日摄)。王玉华1982年起一直在重庆南站从事调车工作,37年过去,南站驼峰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完毕后,工作人员对紧邻驼峰的人工道岔进行关闭作业(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完毕后,工作人员对紧邻驼峰的人工道岔进行关闭作业(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9岁的重庆南站调车区长王玉华在重庆南站驼峰最后一次调车作业结束后,在驼峰上向“老伙计”告别(5月15日摄)。王玉华1982年起一直在重庆南站从事调车工作,37年过去,南站驼峰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原标题:重庆铁路枢纽67岁最老驼峰“退役” 人工控制驼峰溜放调车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