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藏着老重庆人的童年记忆
在繁华的解放碑背后,藏着这样一个百年老街,100多米长的街道,总是有川流不息的人群。
这里拥有重庆最地道的美食,最美丽的鲜花……当然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老重庆的市井气息!这就是鲁祖庙!一个能读出过去的地方,一个被繁华包裹着却即将消失的地方。
鲁祖庙始建于1911年,当时的手工艺人多聚于民生路一代,工坊活计繁多,时常有意外发生。经过众人商议,于1911年自发集资兴建鲁祖(鲁班)庙一座,求其庇佑。
自鲁祖庙建成后,南来北往的手工艺人总要来此朝拜,香火日渐鼎盛,周边居民也逐渐多起来,贩夫走卒往来于此,才形成了鲁祖庙街。
三年前就听说鲁祖庙街要改造,三年后终是开动了,趁着还没有完全变样儿之前,我赶着去看了一眼。
生于繁华,藏于市井的渝中区老街
鲁祖庙街区位于较场口日月光到民生路国贸酒店之间,一条浓缩了老重庆文化气息的百年老街,在高楼大厦间显得更别具一格。其原址在民生路小学下面,在土著眼里,“鲁祖庙”还包括了附近的石灰市、四贤巷、新民街、大同路。
这条老街形成已经有105年历史,70%以上建筑属上世纪20-70年代,沿街走下来,肉眼可见之处都是满满的历史沧桑感。小巷道在其间错综交缠,转身走进其中一条,就像踏进了迷宫一般,山城的魅力也在于此。
鲁祖庙和民生路交叉口的房子外面,搭建了密密麻麻的绿棚子、钢架子,和对面街道的摩登感些格格不入,但在这些棚子和架子下面,保存着的却是这座城市的母城记忆。
鲁祖庙最吸引人的就是这种“大隐隐于市”的神秘感,当你站在充斥着童年记忆的老街巷里,一抬头却又看见由玻璃筑构的写字楼,就像电视剧里主角穿越时空后,两个平行世界交错了一样。
一半宁静一半喧哗,这也是鲁祖庙吸引很多游客到这里打卡的原因。解放碑总能给人一种时尚都市的感觉,但却没有慢生活的节奏,而鲁祖庙仅仅是拐了个街口,就把人拉回了老重庆的缩影里。
鲜花、美食、菜市场里的市井烟火
鲁祖庙曾经是老重庆赫赫有名的花市一条街,不到一公里的小街,花香四溢。那个时候的凌晨过来,经常能看到一些店家在忙着扎花篮,或是等待着被扎的婚车停成一排,然后车主就在路边的小板凳上,吃着小面安心等着。现在这里的街道依然摆满了花,为这条正在改造的街增添了一抹光鲜。
花市往上是水果批发,水果摊前人声鼎沸。摊主嘴里喊着:“卖水果咯,大姐来看一下嘛,刚摘的甜得很,不甜不要钱!”,路过的人就算不买也总是忍不住多看两眼。
再往上,豁然开朗,是一大片菜市场,这一带拥有重庆近乎最大的商超,但鲁祖庙的重庆人,还是喜欢去逛石灰市菜市,楼里是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蔬果,楼外是香气飘飘的熟食和花店。
石灰市菜市是第一代室内农贸市场的样子,灯光昏暗,一楼卖蔬菜,二楼卖禽蛋调料,东西都堆得满山满谷,瞬间激起童年回忆。现在的石灰石不仅可以满足生活需求,还能吸引过路上下的游客。
这里瓜果蔬菜的价格很公道,红红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青菜,摆放的像特意陈列过的商品一样,据说你站在前面拍照的话,孃孃们还要指导你怎么拍更好看呢,所以石灰市总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模样。
听闻这里的猪肉也抢手得很,因为新鲜且物美价廉,好多猪肉铺早上就一抢而空,所以穿着睡衣来“抢”也是常有的事。
买水果的老两口一唱一和地讨价还价,相比于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她们似乎更适合用“朝气”来形容。
动人的不是老街,而是老街里的人
市场背后的一个小路口,车子将货拉到了后,打工的人在这里为雇主拉货,天热得人一点都不想动,但他们积极地劳动,挣的全是汗水钱。
随意走进其中的一间老楼,虽然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窄得阳光都晒不进来,但这可是当时很前沿的建筑了。楼梯和过道干净的地面,增加了楼里人的幸福感。底楼的老年活动室里,传出来一阵又一阵欢笑声,伴随着张张清脆的麻将声。
一条狭窄的小巷子里,墙上挂面大方镜,镜前摆上一张木椅,两三个平方的空间就是理发场所了。墙壁上挂几块旧毛巾和装热水的桶,街坊在这里剪了十几年的头了,好像只理男的。理发费从两元、三元、五元涨到现在的十元、十五元。
为了生计,低层住户把家改造成了理发店、杂货铺、五金店的,随处可见…即便是这里的环境简陋,却人来人往从不缺少生意,处处都是人情味。
这条街上除去原住民之外,还寄居着不少人外来务工人员。电线密集地排在头顶,然后又延伸到每家每户里,为这群徘徊在城市边缘的人们提供着最为廉价的温情。
鲁祖街,被低估的美食天堂
鲁祖庙除了有著名的花市和菜场外,还保留了很多有时代记忆的美食。在私营餐厅不那么流行的时代,山城羊肉馆的羊肉汤锅是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很多重庆人是从小吃到大。在香气四溢的羊肉汤里,下一筲箕豌豆尖和白萝卜,略微煮个几秒钟,就被一桌人抢个精光。店里从不打广告,仅此一家不开分店,可以说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恒明银丝面,开了二十几年的鸡汤肚条银丝面,是除了重庆小面的第二选择。用细细的干面下锅,为的就是不让水面的碱性破坏汤底的鲜美,银丝面是重庆小面中的一股清流。银丝面口味偏淡,以鲜为其特点。除了面,还可以配他家的自家卤菜,那简直是绝配。
陶记面庄的老板外号“杨百万”,这家店是本地人的饭点根据地,点一碗干溜豌杂,配它家现磨的花生热浆,滑沙的豌豆和咸香的杂酱裹着劲道回弹的面条下肚,这是归属于生活在鲁祖庙附近的人从小到大的味觉记忆,除了味觉记忆外,他的女儿杨三妹作为“花市一枝花”,也成了这条街上的视觉记忆。
无名豆花饭,菜单在黑板上,不管你是游客还是附近上班上学的人,都能够在这里饱腹。
邓莽子火锅,一家缩在地下停车库里的火锅店,小小的一块招牌,斑驳的墙面,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大概店家对自己的火锅底料和味道很有信心,所以店内一直保持着之前的装修。
除了美食,鲁祖庙最迷人的地方始终要回到它的烟火气上,早上出门楼下就有现炸的油条和豆浆的,在这里可以拒绝电影里的唯美,可以拒绝西餐的仪式,但没有办法拒绝俗世烟火。
一直相信新旧可以共生,而鲁祖庙就是一个证明的存在。从繁华的解放碑钻进这条老街,总能让人的心平静下来,最后回归。
如今,城市要更好的发展,改造是避免不了的。现在的这里,既不是粗暴的全拆重建,也不是要圈起来收门票供人参观,而是与时代结合,同时还保有历史的痕迹。
随着重庆名气的提升,鲁祖庙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但幸好,这里一直保留着老重庆的味道。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里会变得大一点,再大一点,但只要人在,景在,关于鲁祖庙的故事就在。
原标题:鲁祖庙,解放碑旁的最后一片老城区!藏着老重庆人的童年记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