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羽人山下居民的十年搬迁致富路(图)

24.04.2018  17:52

黔江区中元村全景。新华网 李相博 摄

    新华网重庆4月24日电(陶玉莲)在重庆黔江区有座长相“奇特”的羽人山,因着山顶像两个人对坐,远远看去有羽化而登仙之感得名,每逢阴雨时节,羽人山四周总会烟雾蒙蒙,其景被誉为“羽人烟鬟”。但在十年前,这座山却是住在山上村民们的心头一大痛处。

    羽人山所在的村子叫中元村,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5亩,有7个村民小组,村民714户,2195人。十年前,有近半的村民都居住在这片高山上,“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这首民谣,毫不夸张地反映出当时村民生活的恶劣环境。

    村民侯章玉告诉记者,以前上街买包肥料,来回要走8个小时,卖头肥猪,请人抬下山,开完工钱,就只剩下3只猪腿的钱。但从2009年开始,这一切便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迁后的中元村居民统一安置点。新华网 李相博 摄

    搬出大山 孩子走上不一样的人生

    2009年起,中元村启动了一项浩大的工程:把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们全搬到平地上来。村里选定了山脚下一块平地作为集中搬迁的居民点,愿意搬下来的村民还每家补贴盖房子的钱。

    但是要让山上的村民们愿意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村支书费远忠回忆起当年的工作,仍旧是感慨万千:“我们负责扶贫搬迁的干部三天两头都往山上村民家里跑,逐家逐户做工作,每次一去,没有个两三天是下不来的。”村里选择动员老党员带头先搬下来,第一年好不容易动员了24户人家搬迁。

    现在55岁的黄友发是第一批搬迁的村民之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对搬迁前后学生上学条件的变化感慨颇深。他的儿子辈在半山腰上学,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位老师,遇上下暴雨就得停课。搬迁下来后,黄友发的孙子辈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教育质量也可谓是“天壤之别”,现在他最大的孙子已经到镇里上初中,未来的道路肯定比父辈要平坦得多。

    2010年,第二批的10户村民入住新村。2011年,山上的不少村民,看到搬下山的村民日子过得红火,主动要求搬迁……现在,中元村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们已经全部搬迁完毕,都住进了宽敞的楼房。

    村委会门口有块“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前后对比图”的展板,直观地展示了搬迁前后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村子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土房子,村民们搬迁下来后,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整洁又好看,很多人家都有庭园,房前屋后栽种了绿色植物,还建有群众文化休闲广场供大家娱乐。

中元村组建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冬草莓基地123亩,图为草莓大棚航拍。新华网 李相博 摄

    靠啥养活?依托产业、旅游走上致富路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逐步能致富。搬迁下来后的农民没有土地了,收入来源如何保障?村里成立了农业股份合作社,将农民原有土地按亩入股,每年都有保底分红150元,合作社的收益50%用于发展再生产,30%用于入股村民的二次分红,10%用于全村村民的分红,剩下10%则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中元村山高坡陡、缺水少地,但雨量适度、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极为适宜发展蚕桑养殖。全村2017年新栽桑220亩,有效桑园达800亩,年产茧可达700担。养蚕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养殖到吐丝成茧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有四次眠期,蜕皮四次,每次蜕皮后就长大一点。中元村采用了小蚕共育技术,把小蚕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农户进行饲养,达标的大蚕再分给蚕农进行饲养。大蚕的养殖对村民来说就是轻车熟路的事了。

    村民肖建爱家里就有养蚕的大棚,消毒、采桑、喂养,带有技术性的工作她说起来也头头是道:“没喂养之前蚕棚要进行消毒,早中晚都要喂养一次,采的桑叶要从每株桑树顶上往下数,第二、三层的最好。

    村里还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组建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冬草莓基地123亩,产值达100多万元,强化现有360亩猕猴桃基地管护,实现挂果盛产,建成优质桃基地150亩,山鸡、豪猪、葡萄等特色种植、养殖也初见成效。

    从山上搬下来后,村里又开始打上了这片山的主意。羽人山山形奇特,风景秀丽,村上带领搬迁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搞起了乡村旅游,组织68户搬迁户成立了醉美知音乡村旅游新型股份合作社。本着以“土地和房屋变股份,保底又分红”的原则,采取“内联农户,外接市场”的经营模式,盘活了农村房屋90间、土地118亩,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159万元,增加了土地收入21万元,增加了房屋收入192万元。

    近年来,中元村还承办了全国中西部扶贫开发协作会、百弘杯全国钓鱼锦标赛、土家“淘宝会”等20余次重大活动赛事,接待非洲友人考察观摩团、香港大学生等30余批团体实地参观考察,每年都有10所以上重庆市内高校前来开展“三下乡”活动,这片曾经的“穷山沟”正逐步带领村民们拔出穷根,走上了致富之路。 

编辑: 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