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有房想吃低保?行不通!去年重庆6万余人被取消低保资格

30.08.2017  16:57

社会救助如何实现“精准救助”、应保尽保,避免错保?

从前的做法主要依靠相对主观的走访。8月30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正式运行,将真正实现应保尽保,不应保的坚决不保。

发布会上,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 、副局长张明表示,2年前该系统建成并试运行,今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

核查范围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八大社会救助。

系统的核查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申请人的税务、房产、保险、银行、证券、车辆、工商、就业等情况。

张明说,通过与申请人声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比对,从而准确评估救助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有效提高了社会救助家庭认定的准确性和社会救助的公平性、公正性。

仅以低保为例,按2016年重庆市农村低保平均支出水平203元/人•月和城市低保平均支出水平364元/人•月计算,通过核查,取消低保资格(含新申请)6万余人,全年节约财政资金约1亿元,这充分体现了核查认定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目前,重庆核查认定机构共三层架构,市区县两级核查机构可直接接受委托开展信息比对组织核查,乡镇核查工作站辅助开展调查核实。张明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完善核查认定工作的制度设计,推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提升社会救助的公正性和精确度。

案例一 

把好准入关 

申请低保却被查出有辆 加长版 林肯

社会救助核查是否精准,直接影响到其是否公平、公正。

61岁的余先生户籍在沙坪坝,他与前妻育有一子,孩子归母亲抚养。他未办理基本养老金所以未能退休,并且自称年龄偏大,找不到工作,所以向街道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

接到余先生的申请后,低保员于6月30日上午、7月1日上午、7月2日上午三次入户调查及邻里访问,发现其家庭情况属实。

不过,仅仅依靠人员走访,并不一定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余先生的经济状况。经提交经济状况核查申请后,核查系统检出余先生有一辆加长版林肯。经与余先生联系后,他放弃了申请低保。

又如,九龙坡的袁先生申请低保时,被核查系统查出,他和妻子都有公积金,家庭还有一辆小轿车,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产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入户调查或邻里访问的形式越来越难以准确确定申请救助对象的家庭状况,而通过核查系统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联网比对,核查成效则更全面、更准确,救助审核也就更科学、更合理。

案例二

介入动态管理

申请低保却被查出 名下有商铺

核查系统不仅能把好准入关,还能介入低保动态管理,城市每月核查一次,农村每季度核查一次。近期沙区就通过核查系统核查出一人有商铺,现在月租金达到了4000元,因此取消其享受低保。

此外,万盛经开区的贾女士自2012年起享受低保,但因低保动态管理相关规定,被核查系统查出家庭收入不符合低保条件,被取消享受低保。

今年4月,经核查系统查出贾女士一家于去年7月,将名下一套位于大石坝的房产出售,售卖金额根据纳税信息估算约为30余万元。

起初,贾女士说是所售房屋是哥嫂以其名义购买,但又无法提供哥嫂出资购买具有法定效力的证明。据现有低保政策规定,其家庭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相关规定,不符合低保条件,于2017年4月停发其最低生活保障待。

案例三

申请复核

名下有车有房复核后纳入低保

核查系统不仅能避免错保,更能实现“精准救助”,让申请对象应保尽保。

例如,渝北区仙桃街道的但先生,52岁的他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妻子名下有车。从核查结果来看,该家庭是无法纳入城乡低保的。

但核查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走访、核查情况来看,但先生罹患尿毒症,需要长期治疗,并需要大笔资金治疗,其已将公司50%股份转让。

另外,但先生妻子的车辆也已过户,核查信息显示的是车管所遗留信息。而且车辆买卖费均用于治疗。根据实际情况确认,该户家庭符合城乡低保政策,已经纳入低保。

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存在一定的失误和延迟的情况,申请对象如果认为通过系统核查出来的信息有误,可以申请复核,进一步通过单户查询、实地走访等形式对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信息进行有效、精准的认定,从而做到应保尽保。

现场体验

核查信息严格保密

授权书核查名单需多人亲笔签名确认

关于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有哪些流程,方不方便,如何避免信息泄露?30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渝北龙山街道,进行现场体验。

重庆核查认定机构共三层架构,市区县两级核查机构可直接接受委托开展信息比对组织核查,乡镇核查工作站辅助开展调查核实。

在龙山街道,渝北区核查认定中心主任柳青,从社会救助申请开始,进行了演示。他首先填报了社会救助申请表,并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最重要的是填写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查认定授权书。

授权书主要内容是,授权街道、渝北区核查认定中心向所有涉及的部门或机构查询、核对本人及相关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等信息。

无委托不核对、先授权后核对、只核对不评判。”柳青说,这是核查工作的原则,申请人不填写授权书,核查机构无权核查其相关信息。

在社会救助窗口填完资料后,工作人员导入系统,救助核查窗口开始了工作。流程主要为,上传至区核查认定中心审核,再由市核查认定中心审核,层层审核之后,在系统上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

为了保护申请人的个人隐私权,这些信息是不对外公开的,而且将进行严格保密。例如,街道层面只能看到,房产、车辆等的“”“”,区核查认定中心才能看到地址、车型等。最终,这些信息会反馈到具体办理社会救助的部门。

此外,这些信息每一次打印都会有记录,授权书、核查名单需要经办人、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亲笔签名。而且相关的工作人员会签订保密协议并备案,随意泄露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核查系统震慑作用凸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2016年全年,全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查认定信息管理系统共接收核查委托7.5万余户次15万余人次,日均查询430人次。

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 、副局长张明表示从2016年以来的系统运行纵向数据对比来看,市级核查认定信息管理系统2017年上半年接收核查委托量与2016年全年相当,这充分说明信息核查是核查工作的发展趋势所在,核对系统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满足救助部门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查的需求。

此外,工商、公积金、车辆的检出率基本减半,说明核查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群的震慑性作用凸显,救助对象准确性通过核查工作得以较大程度的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