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综项目带动148万农户增收
2017年终盘点
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创新投融资模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延伸柑橘、茶叶、榨菜等特色产业链条,过去一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农户稳步增收,新增高标准农田50万亩,累计开发新增粮油生产能力26.8万吨。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累计带动148万农户增收,亩均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390元,450余万人直接受益。
新增高标准农田50万亩
6年前,在外经商的兰云霞不顾家人反对,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水稻。“那时候,荣昌区清江镇的地块小而破碎,机器进出麻烦,一亩地光搬运费就要花80多元。”兰云霞说,种植水稻本来收入就不高,刨去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自己一年收益不到20万元。
田块小、进出道路不便,增加了人工成本,成为兰云霞规模化种植路上的“绊脚石”。而现在,水稻收割机和运输车辆可以直接开进田里,灌溉则直接从田边水渠取水,每年节省运费4万多元,每亩还实现增收近300元。去年,兰云霞的水稻种植规模达到800亩。
变化源于清江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整土地、密路网、兴水利等,让当地农耕条件大大改善。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支持下,该镇按照“渠相连、路相通、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标准,平整土地3500亩,修建农村便道30公里,修缮排水沟近10公里,惠及1万余村民。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市按照“水利化、机械化、便民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的要求逐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7年新建成50万亩,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250万亩,累计新增粮油生产能力26.8万吨。2018年,我市计划再建设50万亩高标农田。
试点建设田园综合体
去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我市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农旅结合、特色效益农业等,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有根(产业)、有魂(文化)、有韵(田园风韵)、有景(山水美景)、有核(龙头带动)、有体(农民参与)、有效(兴业富民)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
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凭借柑橘特色产业支撑,成为我市首个跻身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项目。该县通过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柑橘全产业链,打造科技含量高、标准化、现代化的柑橘基地。以国家和市级相关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8亿多元,建设集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等于一体的“中国柑橘城”。
南川区打造了木凉镇汉场坝村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等4个具有田园综合体雏形的项目。木凉镇汉场坝村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有果林500亩、玫瑰园1000亩,以及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生态养猪场。玫瑰园中种有500余种玫瑰,旅游旺季平均每日可接待游客2万人。该示范区采取“猪—沼—种植园”循环养殖模式,养猪场排污实行干湿分离,沼液输送到种植园做肥料。2017年整个示范区年综合收益达1100万元。
市农综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确定潼南、南川、梁平为市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区县,与忠县一起形成了“1+3”两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布局。
创新投融资模式立项96个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以创新投融资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去年,我市农综部门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立项96个,实现28个创投项目落地,银行发放各类农业创投贷款3亿元。
万州区新田镇的渔乐园水产养殖基地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支持下,该企业通过申报项目向银行贷款499万元,加上自筹资金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1500亩,年产值增加6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劳务收入增加221万元。
永川的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公司则利用农综项目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实现了企业、村民和村集体三方共赢。该公司采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大户”模式,与政府、村集体、农民签订四方协议,每年固定分红,期限10年。按协议,当地农户和村集体持股468万元,年分红可达33万元。这种模式构建起了企业与农户、村社的利益共同体,让村集体和村民有明确的预期,从而积极支持企业发展。
江津通过创投项目,吸引鲁能集团金融贷款2500万元,又自筹资金620多万元,建设了水稻、油菜等高标准农田6400亩;石柱依托特色莼菜产业吸引某世界500强企业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莼菜深加工项目。
创新投融资模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成为去年我市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亮点。
带动项目区亩均增收390元
从橙子到罐装橙汁、从农业到旅游……围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链条,过去一年,我市农综部门围绕柑橘、茶叶、榨菜、柠檬等产业,重点抓好产业基地、精深加工和融合发展,在做大、做强、做深产业的同时,还带动项目区148万农户增收,实现亩均增收提高390元。
忠县重点扶持派森百橙汁等龙头企业,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皮渣“吃干榨尽”。2017年下半年,当地4个乡镇被纳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前种柑橘的农户将吃上旅游饭。
凉风村曾是万盛关坝镇最贫困的小山村,村民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市农综项目扶持资金的带动下,当地累计利用各类资金近3亿元,建设农田灌溉、道路基础设施,发展生态鱼养殖和水果种植。如今,这里依托高山旅游发展起农家乐90多家,500余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全村年综合收入4100万元。
今年,市农综部门将努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主城片区发展全域休闲观光农业,在渝西片区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融合发展项目,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开发,进一步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至2017年底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
带动148万农户增收
亩均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390元
450余万人直接受益
2017年
我市新增高标准农田50万亩
全市已累计建成250万亩
累计开发新增粮油生产能力26.8万吨
资料来源:市农业综合开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