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用"人"的元素讲好故事
11月7日,《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正在接受访问。 记者 杨晨 摄
“从电影上来说,三峡仍让我意犹未尽。”11月7日,《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出生于重庆奉节的杨书华,其实早在20年前就在万州帮忙拍过三峡资料片,但他没想到的是,自那之后,他一直与三峡紧密相连。
作为大型超高清纪录片及3D纪录电影《新三峡》的总导演、总制片人,这一次,杨书华又将把镜头对准哪些地方、哪些人呢?
《新三峡》项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7集、每集50分钟的超高清电视纪录片,二是3D立体纪录电影。杨书华认为,这两个项目要拍好的关键都在于讲好故事。
电视纪录片将分别从坝、山、水、人、城、景、梦7个方面展示新三峡,既有三峡如何进行防洪发电的过程,也有三峡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百万移民”前后人文景观的变化;既有对如何发展旅游的探讨,也有对“三峡梦”“中国梦”的展望。
“比如说‘山’,不一定就完全去拍山,可能是拍山里面的人。比如说山体滑坡,有关部门采取群防群控,下了暴雨以后,山民就跑过去看定点监测的东西有没有变化、裂没裂口子。”杨书华说。
与以小故事堆叠的电视纪录片不同,纪录电影将由一条线把故事串起来,故事的核心是“新”和“变”。“我们要展现三峡的新貌以及这种新貌是如何形成的,跟过去一对比,就能体现出它的变化。”杨书华说。
用“人”的故事回眸三峡工程
如何才能讲好故事?“人”这个元素是重中之重。
最初杨书华想聚焦“百万移民”,但这与他2005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三峡》的主题有些重叠,于是就将视角调整为搬迁工程以及整个工程背后看不见的“人”。
杨书华举了两个例子:1997年在忠县发现一个村,由于太穷,全村20多户人家娶不上媳妇,成为县里有名的“光棍村”,这在当时贫困的三峡库区是个普遍现象;而巫山有个七星村,村民们不甘心原本就很贫瘠的土地还被江水淹没,于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挖出了层层叠叠的梯田,非常漂亮,却依然收成稀少。“这些故土难离的人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他们是如何奋力打拼、改变贫困状态的呢?这是我们在《新三峡》中想深挖、展现的。”
这样的故事在杨书华整理三峡资料、采风调研时积累了很多,都成为《新三峡》中的故事素材。在这样一种视角下展现三峡,杨书华认为就显得“不那么单薄了”。
“有些科学家为三峡工程倾其一生心血,到去世时,也没能看到三峡工程建设完工。”杨书华说,在三峡工程全面竣工验收阶段,需要让人们回望一下三峡和那几十年,“没有那个大写的‘人’在背后支撑,三峡工程是建不起来的。”